2 请看维维恩·舒的《过渡中的农民的中国》第276页。
3 欣顿:《身翻》,第137页。
1 维维恩·舒:《过渡中的农民的中国》,第 299—300页,农民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租息和劳 动两部分;欣顿:《身翻》,第126—143页。
1 “至于借用的牲口……,主人很可能继续有所有权并负责饲养,合作社使用时要付费;或者 主人对这些牲口还得保留所有权,但让合作社饲养,合作社想用时,就有权使用,合作社最 后付给租金,或者主人把牲口卖给合作社,合作社在几年以内分期付款。在前两者情况下, 如果一头牛死了或伤了,主人反而遭受责备。因此,一次性购买牲口是最好的办法,合作社 成立后一般都这么做。合作社付给农民征用牲口、农具以及其他东西的费用,标准相差很 大。”(维维恩·舒《过渡中的农民的中国》,第290页)。关于征用牲口的价格如何有利于合 作社,请参阅欣顿《身翻》第144—149页。《身翻》,第149—151页还记述了农民看到自己 的牲口征用后被超载或抽打后的一些令人伤心的烦恼的故事。
1 维维恩·舒:《过渡中的农民的中国》,第284—285、299—300页。
1 参见理查德·鲍姆:《革命的序幕》。
1 维维恩·舒:《过渡中的农民的中国》,第300页。
1 沃格尔:《共产主义统治下的广州》,第 228—229页。
2 有关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好的例子,请看沃格尔的《共产主义统治下的广州》,第243—252 页;弗朗兹·h.舒尔曼:《共产党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组织》,第474—482页,安妮塔·詹、 理查德·马德森、乔纳森·昂格尔:《陈村》,第24—26页;欣顿:《身翻》,第 169—247页。
1 然而,公社规模不尽相同。参见安炳炯:“中国人民公社的政治经济:变化与连续性”,《亚 洲研究杂志》第34卷第3期(1975年5月)。
2 在沃格尔的《共产主义统治下的广州》第233—270页和舒尔曼的《共产党中国的意识形态 和组织》第464—490页中作了非常精彩的论述。
1 安妮塔·詹、理查德·马德森、乔纳森·昂格尔:《陈村》,第 25页。
2 同上,第25页。
3 引自安炳炯的“政治经济”,第 634页。
1 关于在饥荒期间死亡人数的总数,参见尼古拉斯·拉迪:“重压下的中国经济(1958— 1965)”,第376页;彭尼·凯恩:《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