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我要做门阀> 第八百一十四节 卫皇后的惊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一十四节 卫皇后的惊喜(2 / 2)

在原本的历史上,黄老学派和他们的思想主张,凋零破碎,再不复有人闻别说两晋那些所谓谈玄论道的名士,这些渣渣,连给张良萧何曹参王陵张苍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一念及此,张越就兴奋了起来。


汉家黄老学派和黄老思想,为何能主政前六十年?


除了有开国名臣们支持和力挺外,太后们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


吕后、薄后、窦后,都是黄老思想的坚定支持者和捍卫者。


若能影响卫皇后,让卫皇后也接受黄老思想……


说不定能翻盘……


最起码,能让黄老思想回魂,给后世留下种子。


这么一想,张越就跃跃欲试的认真的看着卫皇后再次问道:“未知皇后,欲听治世修身养生之道,还是内圣外王,内王外霸之德?”


卫皇后闻言,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懂,然后就自己想了想,道:“便请侍中讲讲治世修身养生之道……”


内圣外王,内王外霸,这种事情太复杂了。


卫皇后现在也不想去碰这些事情。


张越听着,微微一笑,说道:“老子曰: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卫皇后听着,眼中渐渐闪现光芒。


尤其是当她仔细咀嚼一番后,更是被其中的思想与意境深深吸引。


到了她这个年纪,这个地步。


需要的再非争宠、斗艳、下黑手的手段。


而是修德养望,是团结上下,是广交朝臣,是稳固,是沉淀。


而张越所讲的东西,意蕴深长,绵绵无期,越想越有感触,越听越有道理。


听完张越所讲的这起首之语,卫皇后叹道:“卿所讲,与本宫往日所听所闻,似乎截然不同,别有意蕴……”


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差别,甚至不过顺序的调整。


但显露的东西,却是天差地别。


从前,卫皇后一直奇怪,这《道德经》虽然也是道理之说,至善之言。


但总感觉有些别扭,与自己的本心不是很符合。


如今,卫皇后终于知道,为何如此了。


从前的道德经,讲的是不争、不为、不战。


万事万物,以和为贵。


这能让她有同感才叫见了鬼!


她可是卫子夫,从歌姬而为皇后的卫子夫。


出生在平阳侯的家奴之家,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的低贱之女。


乃是靠着自己的智慧、手腕与谋划,走到今天,依然稳坐大汉皇后之位,经历了十几个比她年轻漂亮、温柔体贴、聪明娴熟,来自天下郡国的美人挑战,依然稳坐后位的卫子夫!


可不是那种,含着金钥匙出生,一路顺风顺水的傻白甜。


她的人生,就是一部争斗的史书。


与人争、与天争、与朝臣争。


她是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女性。


如今,虽然年老,想要修身养性,想要改变形象,塑造一个慈和、善良、有德的人设。


但……


也是绝不肯轻易的向人低头,在压力和威胁面前退缩的。


伪装她可以做到。


但本性却无法更改!


如今,张越所讲,却是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原来,还可以这样去做?!


妙!妙!妙!


无穷妙用,万般技巧!


《道德经》果然不愧是汉家三代太后,推崇备至的至理名言!


这让卫皇后,感觉真的是无比享受,万分赞同。


张越听着恭身答道:“皇后有所不知,老子之作,本意乃为阐述《易经》之大道,述万物之理,明万世之道!”


“而《易》云: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地势坤君子厚道以载物,故有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升龙在天,亢龙有悔!”


“老子知之,乃做《道德》两经,阐述为而弗争,万物有争,物竞天择之道……”


卫皇后听着,点点头,道:“本宫始知,世有至善之言,至理之说也!”


显然,历史证明,大汉皇后、太后们,在黄老思想和黄老学说面前的免疫力是零!


她们天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黄老思想。


概因,从吕后开始迄今的每一代皇后、太后,皆是在与人争、与天争、与世道争的竞争中获胜,然后踏上权力巅峰的女性。


黄老思想,对她们而言,不仅仅是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也是精神支柱,更是信仰源泉。


只要一接触,就断无拒绝的道理。


不仅仅是黄老学派需要她们,她们也需要黄老思想的指引和前导。


于是,卫皇后彻底将卫伉丢在了脑后,认认真真的向张越请教起了黄老道德之说,清静无为有为之法。


张越自然不放过机会,专门挑些能与卫皇后引发共鸣的东西。


譬如‘知者弗言,言者弗知’‘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当然也有意的不讲一些不太正确的话,绕过那些可能会开历史倒车的哲学思想。


却是听得卫皇后不断点头,求知欲暴增。


于是,可怜的卫伉,在椒房殿门口,从早上一直跪到正午。


跪的两眼发昏,跪的膝盖肿胀,跪的麻木。


终于,没能再撑下去,啪嗒一声,摔在了地上,彻底成为了死狗。


看守他的宦官见了,吓坏了,赶紧去椒房殿里通知卫皇后,却不敢自作主张,将他抬到室内。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