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我要做门阀> 第六百七十节 抉择(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七十节 抉择(1)(1 / 2)

端坐于御座上,天子颇有兴致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然后微微起身,道:“既然群臣皆以为,张子重所议甚佳,那这引淮入汴、引洛入汴及越池围水之事,皆如此议!”


群臣立刻集体俯首拜道:“圣明无过陛下,臣等谨奉诏命!”


张越心里面,此刻已经是美滋滋的,难以自抑了。


为什么?


因为,汉室王朝,是古代封建王朝之中仅次于秦帝国的信守承诺的帝国!


民间一诺千金,士大夫们,为了一个承诺,也能抛弃所有!


至于国家?


那就真的是非常有契约精神!


对于契约的遵守,甚至已经刻进了骨髓之中。


当初高帝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哪怕到了现在,甚至到了西汉王朝灭亡之前,都是铁律!


于是,就出现了汉书和史记之中,那一串因为伤人、杀人而被诛、被罢的列侯外戚。


于是,就有了西汉版的‘私人领域神圣不可侵犯’。


所有人都获得了在自己的家庭宅院之内以及其他代表自身居所的移动设施,如车马、船舶之中拥有无限自卫权的许可!


谁敢侵犯,那么‘当场格杀可也’。


这一传统,甚至连东汉王朝也继承了。


至于很多人诟病不已的刘邦过河拆桥,功成名就后就‘屠杀’功臣的事情。


那也是很讲信誉的!


证据就是几乎所有高帝功臣之中的失国者,无不是因为谋反、乱x、大不敬、残虐等罪名而gg的。


就连吕后杀韩信,都是萧何骗进宫里面,关进暴室里,用竹签杀的!


为什么?


因为刘邦曾经亲口许诺韩信:天不杀、君不杀、铁不杀。


所以,吕后和萧何才要绕这么大一圈。


骗他进宫,关进暴室悬垂之室的笼子里,用白布遮住,吊起来,然后将竹子削尖,派宫女们持着上前刺死!


这样韩信就处于上无苍天,下无大地,且是死于宫女用竹签所杀,就连命令也是吕后自己亲自下达!


完美的规避和避免了可能有伤刘邦信誉的问题。


所以,汉代特别喜欢讲故事。


这个‘故事’当然不是指的传说,而是曾经确实发生,并且存在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例子。


每每有事,皇帝决定做某些事情,就需要请御史大夫或者尚书令,援引这些祖宗们的‘故事’,以此做法律依据。


这大体类似于米帝的循例法。


因为以前有过这样的事情,所以现在,可以援引它作为审判和判决或者制定某些政策的依据。


而这些历代先帝们的‘故事’,就好比米帝的宪法修正案。


已故的廷尉、御史大夫,杜周当初就很形象的形容过汉朝的这种特殊制度。


他说:三尺法安在哉?前主所著是为律,后主所著疏为令!


汉律就是建立在一代代君王的修改和完善的环境下。


每一次修改,就像是一次全新的诠释。


而如今,就是一个全新‘故事’的开端,一条类似宪法的全新政策的诞生。


往后,再有这样的事情,就有了依据。


就像张越要援引高帝的授田令和商君的垦草法一样。


未来再搞大型基础建设,就必须从这个政策的基础上出发。


除非,当今天子或者未来的某位天子,下定决心,想要废黜这个制度,但想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需要天子本人下定决心,还需要和今天一样,通过大朝议的形式,得到群臣认可!


对张越来说,这就是成功!


成功的改变了这个世界!


虽然这只是一个开始,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稳下心绪,张越就跟着朝臣们起身。


此时,朝阳初升,早晨的晨雾伴随着阳光,一起涌入宣室殿之中。


好在宣室殿内外,布置了足够多的篝火盆。


熊熊燃烧的火盆,将殿中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的二十四五摄氏度。


所以,尽管外面已经寒霜凝结,但殿中依然温暖舒适。


天子看着满朝群臣,然后对张越道:“卿应该不止设想了这两个工程吧?”


“圣明无过陛下!”张越趋前拜道。


“那卿继续……”天子满意无比的挥手道。


越池围水造湖工程,可以为汉室巩固和加强在扬州,特别是会稽的统治,甚至说不定,能够瓦解当地人心里面存在已久的吴王、项王思想——作为天子,他当然知道,扬州一带,有很多缓则,至今依然认为自己是吴王刘濞或者楚王项羽的遗民。


这些渣渣,根本不向长安效忠,也不承认长安天子。


但现在,一旦越池工程完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就可以轻松收买大批人心,让刘氏统治深入人心!


至于那鸿沟2.0加强版,更是杀手锏!


既能安抚徐州,又能拉拢三河贵族、士民,更紧要的是,还能利国利民,节省大批开支,更可以创造大批的土地来安抚人心。


简直就是完美!


故而,天子现在非常期待,张越接下来,要提出什么工程了?


张越却是起身,走到沙盘前,看着青州的部分,沉吟片刻,然后道:“自黄河决口瓠子,河水东流,肆虐青州,尤其是巨野泽一带,湖面扩大了倍余,淤泥沉积,更是严重影响青州环境!”


“此外,元封二年,河决馆陶,冲刷出屯氏河,其东入渤海郡,因此次决口,其水流东南,顺势而下,危害较小,故国家没有组织堵口……”


“然而,微臣以为,屯氏河东流,危害甚大!”


“何也,因黄河泥沙,日益增多,而屯氏河处于其下游,泥沙淤塞,必将破坏河道,而屯氏河乃冲刷河,两岸无堤坝,一旦泥沙沉积日多,臣恐其再次决口!”


“特别是冀州、青州的郡国,恐怕未来要深受其害!”


数十年后的事实证明了张越的推断。


黄河的泥沙,不断淤积,形成一个个冲击平原,最终大自然的伟力与暴雨联合作用,让这条母亲河变得狂猛异常!


对汉室而言,唯一的好消息是,现在的黄河泥沙含量,还没有后世那么夸张。


黄河上游,特别是九原、朔方以及河西诸郡的水土,现在保持的相当好。


故而,黄河现在还不具备制造悬河的能力。


所以,治理起来,也相对简单。


譬如,东汉王景治河,就让黄河安静了八百年,直至宋代,才再次爆发。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