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7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76(2 / 2)

这公交车知声堂和云禄集,如今在自己的管理下蒸蒸日上,兵部那边的图纸也已经改了多版,越来越能够适应作战的需求。


赵尚书一去乾清殿,见着小豹子时吓一跳,差点踩着这黑乎乎的小毛团。


“赵尚书啊。”虞璁这头正喝着茶,慢悠悠道:“你知道怎么做玻璃么?”


赵璜愣了下,心想皇上该不会要玩物丧志了吧。


-2-


这中外的玻璃制备,都起源的很早。


中国早在商周时就有了类似的制品,据说出土的战国文物上,有的铜兽眼睛上还镶着玻璃珠子。


只是这门工艺被拉去纯粹作装饰之用,而且在后期还越走越歪了。


由于玻璃这种东西,本身是化学反应以后的产物,许多道士便视其为珠玉,开始有‘食金饮玉、可以长生’这样的说法。


赵尚书听到皇上开始关心这些花架子的东西,其实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虞璁明显注意到刚才还兴致勃勃的赵大人都蔫了,慢慢开口道:“这玻璃,又可以说琉璃,倘若放在钗环上也只能当个摆设。”


“可如果另寻用途,便大有不同。”


难道还有别的用处不成?


自从之前种种举措都大获成功之后,赵璜打心底佩服又崇敬皇上,基本上他说啥自己就会拼命干啥。


他仔细想了想,开口道:“皇上,前朝有个玉局,是为元朝的那些达官贵人烧制琉璃用的。”


“那就肯定有留存的资料,你这样,”虞璁想了想道:“你先去这中宫西边的道院里,问问邵道师和陶道师,他们平日炼丹问药的时候,恐怕也炼出过玻璃。”


“这些自然都好说,”赵璜应了一声道:“只是玻璃形色繁多,不知道陛下想要哪一种?”


“无色的。”虞璁意识到古代和现代的概念有很多差别,抬手比划道:“要那种又宽又长、质地坚硬不易碎、能透光又质地干净的。”


“若是能够做出来,朕定重重有赏。”


赵璜一一记下,点了点头,忙不迭去了。


这头虞璁在小本本上把有关眼镜和望远镜的设想都记清晰了,一抬头瞥见鹤奴又走了进来。


“皇上,杨首辅想见您。”


“快放他进来。”


杨首辅有什么事来找自己?难道是科举改革即将推行,又觉得哪里需要改改么?


没过多久,杨一清缓缓走进来,虞璁一见他神矍铄,整个人气色好了许多,心里又松了口气。


“陛下。”杨一清行礼之后,开口道:“臣并非是爱闲话之人,但近日陕西有友人写信过来,不知陛下可有空听一听?”


陕西那边?


虞璁点头道:“不必拘谨,尽管说吧。”


原来那晋王在得了‘明誉令’的谕旨之后,当天就拾行李带着奴才和打手们出了门,想必是早就被关在府里闷透了。


这明誉令一出,他不光可以在封地里自由来去,还可以带领打手去清算一些庞杂亲戚的家产,简直跟过年似的欢欣雀跃。


说是亲戚,哪里还互相认识,也只是挂着个名头而已。


晋王那个一出手,那就压根不留情面,上来直接滴血验亲,但彼此之间差了这么多辈,哪里还有什么血缘可谈,这不就直接抄家伺候,压根不听人家哭诉求饶。


老百姓们偃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