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125章 于镜涛可免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于镜涛可免死(1 / 2)

1937年9月5日,星期日,新京。


于镜涛现在很处于志得意满的状态。


于镜涛字鉴寰,光绪24年(1898年)生,长‘春’市人,哈尔滨甲种商业学校毕业。历任巡官、路警段长、中东铁路路警处副处长、特区警官高等学校教务长、提调等职。


”九·一八”事变后任特区警备总队长、哈尔滨特别警察总队长、哈尔滨游动警察队长、哈尔滨警察厅长。虚岁刚刚四十岁,就做到了满洲国的都警察总监。


当然,虽然他的仕途前景光明,这些年可以说是青云直上,但是,他很谨慎,他觉得自己还可以生存下去。很多人老了不行了。日本人没有中国人不行,总得要一批中国人给他们做高官。


历史上,于镜涛1940年至1942年充伪滨江省长,1942年后先后充伪奉天省长、民生部大臣等职。日本投降得时候,他曾经担任长‘春’市长,带领人维持治安,和苏军谈判。苏军太强势,依旧逮捕了他。日本投降后被关押至抚顺战犯管理所。1966年特赦放出,被安排长‘春’市图书馆就业。1986年,因患脑血栓,病故于长‘春’。


于镜涛7月到新京上任,如今两个月了,该拜访的都拜访了,下面就是给日本人干好差事了。


今天早晨,柳条胡同的家里来了个电话,一个人自称是他的老相识,希望见他一面。


于镜涛觉得奇怪,什么老相识,自己根本听不出来?不过,对方说,他有自己感兴趣的报,想不想见一面?


于镜涛道:“什么报?”


对方道:“一个是南京的,一个是延安的,一个是北平的,还有一个是伊‘春’的。看看你要哪一个?”


于镜涛想了想,问道:“咱们在那里见面?”


那人道:“地方你选。随你。”


于镜涛道:“那就康德会馆吧。你到我定的房间里,咱们下午五点见面。”


对方很痛快地答应了。


康德会馆就在大同大街上,修建于1933年11月25日,1935年6月5日竣工。康德会馆占地面积十亩。这是一栋很标准的日伪时期建筑,石基钢筋水泥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平面布局就是日本的日字,不过有一个缺口。


康德会馆总建筑面积将近九千平米,主体建筑高20米,中间有个塔楼,高38米,工程造价63.7万元,由日本三菱财团投资。


康德会馆有两部电梯,在当时时很先进的大楼。1935年9月又在其西北侧增建了二期工程。二期工程面积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与同一期工程相接,工程造价85.9万元。二期完工,平面布置的日字形完整了。这种平面布置,当地人称之为圈楼。


康德会馆是满洲国成立后,各种财团、会社和各类机构租用的办公场所,由会馆管理方提供膳宿、清洁、‘交’通、邮电等配套服务。也就是说,在这里出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康德会馆,后来的长‘春’市政fu大楼,是为数不多的伪满商业用建筑,出入的都是买办或者日本商业领。


于镜涛答应对方,觉得在新京这片地盘里,除了日本人,还没有什么人敢动自己。来找自己的都是巴结自己的。当然,一般的人巴结自己,自己根本不理睬,不过,这个人说的报,应该有一些分量,于镜涛很感兴趣。


|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