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异能古董商> 第 259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59 部分阅读(1 / 2)

不过,乔迁仔细看了一下,树没有叶子啊,好象是一棵珊瑚树一般,树干光秃秃的。不过想一想这是天然形成的,能有这样的形状已经算是难得了,就算是在全世界,能不能找出来第二个这样的玉树来,那还两说,这样的古董的价值,简直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这个时候乔迁正在一边着到底怎么利用这一棵玉树来为自己取得最大的利润,一边就把小洞给添好了,将山神像给移到原处。倒不是乔迁怕山神有什么怪罪,实在是因为规矩如此。


就象盗墓一样,你可以将墓主人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但是临走之时一定要将墓主人的尸骨给重新摆放规矩,将地道给密封好了,免得有野兽进来将墓主人的尸骨给当了点心。


乔迁做完了这些刚要离开的时候,突然有三个老大爷就气势凶凶的走了进来,后面的一个一看就是老工人的模样的人伤心欲绝的样子,好象受到了天大的难处一般。


乔迁的心咯噔一下就提了起来,别不是刚才我从山神下面弄玉树的时候被三个来大爷跟看到了,他们来找我算帐来了吧,要不然大热天的他们不在


,跑这里来做什么啊。


眼疾手快之下,乔迁马上跪在地上,不是承认错误,而是给山神叩头。乔迁心想,人家好歹是给自己保管了那么长时间的东西了,现在叩几个头并不吃亏。


要是在平时,三个老头看到一个小孩在这里虔诚的叩头,一定会欣喜若狂,深感吾道不孤也。


但是这一次却没有人留意一旁还有一个小孩,那名走在后面的老工人模样的人走快几不,扑通一下跪到了地上。看到三个老同志不象是冲自己来的,乔迁这才放下心来。


跟着进来的两个老同志,一个看样子是教师模样的人,一个怎么看都象是脑袋大脖子粗的人,不过看他衣着和神态,却不象是一个大款,那一定是一个厨子了。


那老教师看到自己的老伙计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在山神面前哭,忍不下去了,提一个建议说:“老周,我看你最好还是不要在这里哭了,科学早就证明了神仙是不存在的,国际歌不是讲的好吗?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救世主,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我看你在这里哭一点用,还不如去告那两个逆子,要是他们两个敢不赡养你们,让法院收拾他们。”


另外的那个老厨师更是干脆,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还费那工夫做什么啊,要我看,那两个小兔崽子这样不孝顺。老周你干脆就大耳光扇过去就算了。小白眼狼,现在长大了,一个个的居然都不要他爹了,早知道这样的话当年还不如把他们饿死算了。”当然这是听起来就是浑话。


那老教师在一旁说:“素质,注意你的素质,老钱,我们两个来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将问题给扩大化。你要找在老周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你说的那两巴掌打下去,痛快是痛快了,但是以后老周的生活还是没有着落啊,还让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更加的深刻了。你这样的想法不利益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啊。“


到底是做教师的,教育起人来一套一套的。上纲上线。


谁知道那老厨师压根就不服气,叫嚷着:“我什么素质,我就这素质,一个作饭的厨子,但是我在人民大会堂做过饭,有牌子。怎么着,老洪,你歧视劳动人民是不是,你忘了当年你在牛棚的事情,是谁半夜冒着立场不坚定的风险给你送吃的,要并不是我和老周一个放哨,一个给你送东西吃,你能不能坚持下来还两说呢。当时你要是去向马克思他们老人家讨论素质,还能站在这里和我讨论什么素质不素质的吗?”几十你的老伙计的,当然知道对方的底细了。老钱是一个厨子,要是说的话自然就说不过老洪了,但是提起来这事情,老洪还真是理屈词穷。


那洪老师见他翻了旧帐,瞪了他一眼说:“知道你有本事,当年我没有饿着也是你和老周的功劳,但是现在问题是老周的两个混蛋儿子不养他了,你那狗屁不通的办法只能是坏事情,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要我看还是去法院,让法官来治理他们,相信他们不敢并不听的。”


钱厨子根本不理会这个茬口,继续说:“那顶个屁用啊,他们两个儿子不愿意养这个老子,还不都是因为你鼓动的,要不是因为你这个家伙鼓动老周把夜明珠给捐献给国家,他那两个儿子能不认帐吗?再说了,你让老周和他儿子打官司,那就是大范围的把他儿子不孝顺的事情给宣扬出去,要是上了电视,大家都知道他两个儿子不孝顺,你想那两个混蛋小子来能养他老子吗?那不更坏事了,要我看还是先打一顿,难道那两个小兔崽子还敢和老周还手不成。”这话说的,虽然有点强词夺理的味道,但是仔细一想的话,还真是那个道理,要是真的打起来官司的话,以后老周的两个儿子会不会不这更极端,那还真两说。


洪老师这下可被气个半死了,气急败坏地说:“你这没有文化的热闹动什么啊,夜明珠那是古董,国宝,你动不懂,当然要捐献给国家,让大家来欣赏了。我鼓动的老周?那是人家老周的觉悟高,和你这样的人不一样,要是夜明珠在你手里的话我能鼓动的了你吗?说你这人没有素质你还不承认。得亏那夜明珠没有在你手里。”


第三卷 异能古董 第一百七十九章两个不孝子


.厨子哈哈一笑说:“多新鲜啊,古董怎么了,国宝怎明珠又不是偷来的又不是抢来的,是人家自愿送给老周的,那是有效的继承,你别欺负我不懂,那叫公民的合法财产,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我在人民大会堂怎么都做了几年的厨子了,这点常识我还是知道的。我的东西,我想捐献给国家就捐献给国家,我不想捐献给国家自己留着玩也不违法啊。倒是你,在老周发现了夜明珠以后,和老周谈了一宿,第二天老周就把东西给捐献出去了,你敢说这里面没有你什么事情,现在好了,东西是捐献出去了,但是老周完了,两个儿子都表示不抚养他老子了,眼看老周都要被赶出来见门了,你还给我整这没有用的做什么啊。”


老周一直跪在山神像前不言语,他听了两个老伙计在一旁抬杠,眼看就要撸起来袖子打起来了,这在开口说:“老钱你别和老洪吵架了,那夜明珠本来就不是我的东西,不过是杨大娘给我的一个小枕头而已,捐献给国家是我自愿的,那玩意在我们一般的老百姓的家里未必就是幸福的,我那两个儿子我还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货色吗?


现在他们能这样对我,那么,就算是我没有把夜明珠捐献给国家,以后他们还是会为了分配不均的问题产生矛盾,我那两个儿子都是做古薰生意的,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那夜明珠的价值。做古董生意有什么好,我就一直反对他们两个干这个,但是他们两个一心的想发大财。我能有什么办法啊,捐献了清净。”


乔迁本来是不想讲话的,但是听到老周这样讲话,他不得不为古董商人们讲两句了。所以,他站起来说:“这个观点我可不同意,难道说有人用刀杀人了,就说是刀的错吗?所以古董是没有错的,有错的是买卖古薰的人。看你这个人是怎么来看待古董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这个道理,要是没有古董商人的存在,我们中华民族很多的东西都不可能保留到今天了,老先生这可是一杆子把一船人给打翻了。”


三个老人一直没有注意乔迁的,但是当乔迁站起来长篇大论的讲了一番以后,三位老人这才注意到,乔迁很面熟啊。老周毕竟是有两个儿子在做古董生意的,所以,他第一个反应了过来,指着乔迁说:“难道你就是潘家园的乔迁,古董大师乔东风的孙子。”


乔迁耸了耸肩膀说:“我就是乔迁,本来我是不想讲话的,老先生的话似乎是把整个古董市场的人都给打击了,你那两个儿子不孝顺,并不代表古董这一行的生意是害人的,在潘家园绝大部分的人还是能奉公守法,从古董中找到乐趣的。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董出现开始,这个行业就从来没有消失过的一个原因。”


在古代流传下来的行业里,有很多已经消失了,但是,不管时代怎么变迁,只要是人类的文明还在延续,古董这个生意就不可能成为历史。


这几句话说的掷地有声。让人无可辩驳。不过毕竟是三个大自己年纪许多的人老同志,要是年轻的人在乔迁面前说这些话的话,怕是现在他早就大耳光扇多去了。


乔迁可是一心的想成为一个天下第一的古董商人的人,正如有人在读书人的面前污蔑孔老先生一般,这都是不可原谅的。但是三格外老人?必定是有故事的人了。乔迁在一旁也是听了一个大概了,好象是老周这个人得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夜明珠,捐献给国家了,他的两个儿子不爽了,认为父亲应该将那夜明珠给自己兄弟两个人,现在两兄弟都不赡养老人了。


乔迁好奇地问:“我想听一听到底是出了什么样的事情,只要你那两个儿子还是做古董生意的我想我就可以有办法收拾他们。毕竟我们是同行,法院可以让他们强制执行没有错,但是我可以让你那两个儿子乖乖的听话。”讲这话的时候乔迁就有点大包大揽的意思了。


钱厨子可没有两个老伙计的那样的修养,他跳出来质疑乔迁说:“你行不行啊,老周的那两个儿子可是一个打三个的主,不讲道理的很,连我们两个叔叔的话他们都不听,怎么会听你的。”


不过钱厨子讲到这里还是黑那个洪老师给拉了一下,意思就是让他闭嘴,他也认出来了乔迁,在京城古董界如同传说一般的一个小孩,他要是能把这个事情给承担下来,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最了解古薰商人的人还是他们的同行。


乔迁哈哈一笑说:“我当然有办法了,但是我要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为什么周师傅的两个儿子不赡养他了,那个夜明珠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回事情。”


夜明珠,在历史真正的夜明珠并不算多,只有到了近代,荧光粉的出现在让夜光的制品普及了开来,在古代要是能有一颗夜明珠的话,那可以吃三辈子都吃不完。


时候,老周不愿意讲这个事情,家门不幸啊。而钱i洪老师打断他的讲话而生气。站在一旁就是不言语。所以事情就由洪老师讲。


原来,老周这个人是一家仪表厂的工人,一家四口生活条件虽然不算富裕,但是还算是过的去,是京城里大众的那一类家庭。老周他们那个胡同里有一个姓杨的老太太。已经八十多了,生活就有点不方便了,于是老周夫妇就主动承担起来照顾杨老太太的责任了。


老周夫妇两个人完全是出于一片好心才照顾杨老太太的,并没有想有什么回报。但是没有想到,杨老太太在走家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感觉自己受到了周家一家人那么无微不至的照顾,应该有点什么报答给人家,于是就在临死的时候把自己的一个小枕头给了老周夫妇。


这个小枕头已经有一段历史了,据老人们说,这个小枕头在杨老太太的手里起码的时间也有四十多年了,甚至有人还开玩笑说,再多几年都能成文物了。


不过这小枕头实在是不显眼,老周夫妇也就没有芝麻留意,当成纪念品留了下来了。


后来,老周的妻子也去世了,而老周的两个儿子也成家立业了。有退休金加两个儿子的赡养,老周的晚年还是生活的很滋润的,老周的两个儿子占了京城的地利之便,做起来了古董的生意。虽然因此回家里看父亲的时候不多,但是还算是孝顺。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