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切的事情都在老周拆开了杨老太太的小枕头发生了变化。那老周有一天打扫卫生,无意中就发现了这样小枕头,看上面已经落满了灰尘,于是想洗一洗,没有想到拆开来一看,里面有一个比鹌鹑蛋还要大的珠子,正是传说中的夜明珠。
消息一下就传开了,老周的手里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这事情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了。京城的老少本来就很能侃,更何况有了这样一个悬念迭出的话题啊。
后来,大家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内幕,原来这个珠子是当年慈喜老太后的凤冠上的一个大珠子,当年八国联军进了京城,你和人家谈判总要有个证明吧,皇帝是玉玺那当然是不能拿给对方,于是慈喜就让一个小宫女拿着自己凤冠上的一个大夜明珠去交给洋人,算是一个信物。
可是那小宫女按照现在的话来讲那是很愤青的一个人,看不惯慈喜的这样卖国的行为,中途放了慈喜的鸽子,既没有去见外国人,更没有回皇宫,自己个带珠子跑了。
后来世局动荡,慈喜一死,这珠子的事情也就没有人提了,而那个小宫女就隐藏在民间,眼看着世局的变化,后来小宫女就变成了杨奶奶。而那个珠子就一直留在她手里。
再后来,夜明珠就因为老周夫妇的好心,成了老周家的东西了,正应了那么一句话,好心是有好报的。可是这个事情对老周来讲,并不是一个幸福的开始。
经过了专家的鉴定,确定那珠子就是慈喜的凤冠上的一颗,而故宫里慈喜的凤冠上面确实是少了一个最主要的珠子。
许多专家对这个事情都疑惑不解,什么人才能把慈喜的凤冠上的珠子给偷下来了,他既然能偷一个珠子,为什么不把凤冠给一锅端了,要这个,夜明珠虽然珍贵,但是,还比不上整个凤冠来的值钱。慈喜的凤冠在历史上都是排的上字号的奢侈品。
后来王老爷子在故宫发现了一分文件,其中就记载着那名带夜明珠逃跑的小宫女的事情,并且慈喜还曾经派人去小宫女的老家去过,小宫女一家人除了她以外,就死绝了,根本找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而让慈喜没有想到的是,小宫女就在京城里的一个教堂里躲了起来,跟着一个杨姓的修女生活。不久,慈喜死了,也就没有人过问这个事情了,接着就是清朝灭亡,这件事情彻底的被人遗忘了。而那名小宫女也就跟了教堂麽麽的姓,姓杨了。
第三卷 异能古董 第一百八十章我去收拾他们
.这样的事情乔迁居然是一点的风声都没有得到,让乔迁,问了一下,果然是这两天才发生的事情,乔迁这两天为皮蛋的事情弄的一个头两个大,结果又被爱尔兰伯爵给阴了一把,所以,对市面上的一些事情他也就没有留意,不知道是难免的。提供
乔迁想了一下说:“打官司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做什么生意都讲究一个信誉。你们要老周和自己的儿子来打官司,那就让他那两个儿子的名声彻底的毁了。对于连自己的老子都不愿意养活的人,是没有人喜欢和他做生意的。夜明珠这事情老周做的是有点欠缺考虑啊。”
这夜明珠虽然是杨老太太给老周的,老周捐献自己的私人物品给国家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他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儿子的感受。
父亲的东西当然是给儿子继承的了。这在现在社会还是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的。总之一句话,老周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做为一个父亲来讲,他这样的做法确实是不可取的。毕竟夜明珠不是向灾区捐献衣物什么的,那是很值钱的。
老周叹了一口气说:“这个事情闹成现在这样,也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谁知道他们兄弟两个人会是这个反应啊。我那两个儿子虽然不是大款,但是也算是有钱了。当时我们厂的老厂长和居委会主任来我家里,劝我捐献给国家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那玩意是那么值钱啊。”
明珠和夜明珠虽然是差了一个字,但是它的价值可就是差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那可不是一两千块钱可以弥补的,老周可能不知道其中的玄机,但是他那两个儿子毕竟是做古董生意的,对其中的差距还是比较了解的。要真是一个明珠,一两万块钱左右的,乔迁估计老周的两个儿子还真不太可能冒着不孝的名声将老周给赶出来家门。
听老周讲了这些话,洪老师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说:“我说嘛,我怎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啊,两句话就让老周将东西给捐献出去了,感情是他们厂子里和居委会做的工作,老钱,现在你该相信了吧,我当时不过是那么说了两句而已,真正做工作的是老周他们厂子和居委会的人。”这个是洪老师赶快酱缸自己的事情撇清,免得钱厨子总是惦记这事情。
夜明珠,专家,故宫。这三个之间能有什么联系啊。乔迁想来其中或许只有一个人能做的出来这样的事情来,那就是秦。
能在痕都斯坦事情之外还有心思惦记老周这样一个夜明珠的人,怕只有他一个人了。因为秦曾经在乔迁的面前提到过慈喜的凤冠上的遗憾。
那凤冠可是特别制作的,独一无二。所以就算是在故宫里都不可能找出来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珍珠来,现在老周将夜明珠给巴巴的送过去了,那不是趁了秦的心意了
想到这里乔迁说:“周师傅,当时和你们厂长和居委会一起来的人怕是还有个故宫里的人吧。”
老周想了一想说:“一起来的还有一个为我鉴定夜明珠的专家,他们都希望我能发扬一下风格,将夜明珠捐献出去,我也没有多想,既然是国家需要它,那我就捐献了。”
不用想了,那专家指定就是故宫里人了,乔迁哈哈大笑,秦老爷子还真是这么做了,不过后来的事情秦不管不问,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乔迁怎么能这样就让秦清净下来啊。
他定了定神说:“周师傅你放心,国家既然是收了你的捐献了,当然是不会放任你那两个儿子不管,你放心的在外面住出来散散心来着,我保证,不出三天,且当面向你磕头人错。”
钱厨子还是不相信乔迁,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说:“你行不行啊,不行我就豁出去了,老周不舍得打,我去收拾那两个小混蛋去。”这钱厨子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表情还是很让人感动的,不过却是匹夫之勇而已。
其实不光是钱厨子怀疑乔迁,就连洪教师个老周对乔迁的话都是半信半疑的,要说乔迁能解决这个事情,两个人一百个相信,但是要是象乔迁刚才保证的三天解决问题,确实难点。
乔迁笃定地说:“放心,放心。收拾他们两个我还是很有把握的,至于我要怎么做,你们就不用操心了,大不了你们再去告那两个混蛋就是了。”
说来也是,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大不了再去打官司就是了。那还有什么不可挽回的啊,所以三个老人也只有先相信乔迁了
.i都不是问题。当下他就要拉这洪教师和老周喝酒去。
乔迁看三个人要离开了,马上又想到了一件事情,老周的两个儿子叫什么啊,在京城里做古董生意的周姓的人可多了去了,是兄弟两个一起做的也不在少数,行业需要嘛。
所以,乔迁又问了那两个兄弟的名字。老大叫周北上,弟弟叫周南下。很有时代特色的名字啊。这两个人都在潘家园做生意,乔迁的那个碧玉珠就是从兄弟两个人的手里淘换来的,周家兄弟知道了真相以后,后悔的三天没有做生意。所以大家都不是外人了。
在公用电话上和潘大头通了一个电话。外公和父母可马上就来了,在家里找不到乔迁的话,那可就一定会去店里找的,所以乔迁想先打个招呼,免得父母到时候又说自己满世界野去了。
谁知道,潘大头告诉乔迁,乔父他们一行人在上海下了飞机,去杭州一带旅游去了。刚才把电话给打到了商店。潘大头正准备去找乔迁来着。
听父母和外公要在江南旅游,也省了乔迁去编什么借口了,当下高兴的挂了电话去找周家兄弟去了。
解决问题,当然是要先找两方面的事主把事情问清楚了,单单是听老周的一面之词,那有点武断了,所以,乔迁决定在去找秦之前先去找周家兄弟问上一问去。
今天在潘家园不是什么集市,所以市场上就显得冷清一点,只有几个老玩家在和摊主们侃大山,看那意思也没有想做买卖的兴趣,纯粹是来联络感情的,等到了吃饭的时间,大家去饭馆里一坐,一天的时间也就这样消磨过去了。
周家两兄弟的两个摊子是挨边在一起的,现在两兄弟做的也是和其他的人一样,正拉着毛利这个家伙在打扑克。估计是谁赢了钱就要去请客吃饭去了,这是潘家园的规矩。乔迁认为这些人是为之间喝酒找一个借口而已。
没有集市的时候,做古董生意一天赚不了几个钱,还要去喝酒,回家老婆孩子当然不乐意了。打牌以后有人请客,回家和老婆孩子也有交代啊,有人请客,不吃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