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修真>游方道仙> 第 170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70 部分阅读(2 / 2)

“世间众生,以为修为越高,寿元越长,于是用心修行,提升境界道行。然而却是忘了,道行越高,自身便越是不凡,想要维持自身于不变。确是极难的。”


“因此贫道没有留存在身,只把一身道行。都倾注在维持本身,让自身不会更替,没有衰老,永远停在当年之时。”


长生道人说道:“贫道存活至今八千七百年,已活了许久,若无意外,未来或许也能活得过很久。”


地仙者,初成五百岁,金丹每一推转,可增寿过百。


道祖者,两千三百岁。


仙圣者,三千三百岁。


而这一位,已然活了八千七八岁。


天地之间,恐怕便是他寿数最高了。


所谓修道,未必修的是天道,也能修自身之道。


不求羽化飞升,但求永恒驻世。


“道德仙宗,古往今来,不乏长生道人,然而长生终究不是永生。”


他轻声叹道:“肉身可以维持,心神可以宁静,但我能记下事情,便不可能永恒。”


秦先羽心有疑惑。


只听这道人说道:“天地间是否有同样一朵花?”


秦先羽摇头道:“没有。”


道人又问:“天地间是否有相同的一个人?”


秦先羽道:“没有。”


道人又问:“你是否就是你?”


秦先羽怔了一怔,然后答道:“我自然是我。”


“当真?”


“当真!”


一问一答,终是让这道人哈哈大笑,他问道:“你与幼时的你,可相同?”


秦先羽皱眉道:“不同。”


道人又问:“你与将来的你,是否相同?”


秦先羽道:“不同。”


幼时的自己终究年幼,如今的自己经过修道,临近地仙,非比以往。而未来,经历了事情,便能成长,而修行过后,道行会增,将来的自己便不会是如今的自己。


道人问道:“此刻的你,可之前的你,可是相同?”


秦先羽默然良久,才道:“不同。”


刚才他认定自己便就是自己,确信无疑。然而此刻,却有了犹疑。


心中有了变化,便不再是适才的自己,而是现在的自己。


“正是如此啊。”长生道人叹息道:“肉身可以维持,然而我终究经历了世上的事,尽管我一直隐世闭关,但我熟悉了这路,认识了你这人,一刻又比一刻不同。”


“岁月的痕迹,可以从肉身上抹去,但记下的事情,在脑海中,魂魄里,就是岁月的另一种痕迹。”


“所以长生道人,只得长生不老,无法永生驻世。”


他叹息道:“道德仙宗历代以来,走这条长生之路的并不少,然而终究不是永生。”


秦先羽微微闭目,低声叹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就算是长生道人,也无法躲得过这种天地的法则。


他忽然想着之前两位论道之人的话。


人生在世,既然终归要归于尘埃,那么意义何在?


长生道人为了长生,一心修行,却未曾体会过人世恩怨情仇,喜怒哀乐,他枯坐山中,只求长生,但终究不能永生,到头来又是一场空,这又是意义何在?


长生道人低声笑道:“贫道今日说了不少话,又有些许消耗,该修行一番,补足消耗。请仙君下山罢……”


秦先羽心中仍有许多疑难,听得长生道人下了逐客令,才躬身施了一礼。


八千七八岁,长生道人。


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抬起头来。


长生道人似乎知道他心中疑惑,说道:“小天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乃赤子之心,万事不在心上,任何事情过后总能抹去痕迹,其实这类赤子之心者,若能习练长生仙道诀,或许能得永生。因为他们乃是赤子之心,任何事情都不能在他们心上留下痕迹。可赤子之心,终究是孩童稚子,性情跳脱,故而难成。”


秦先羽问道:“那这位?”


长生道人说道:“他习得长生仙道诀多年,但坚持至今,贫道终究不再尝试,放了他去,任他去修行,所以他已经脱离了长生道人之列,如今有了一十三寸先天混元祖气。”


秦先羽低沉道:“他说未满十八岁。”


长生道人微微一笑,说道:“他一千七百八十年前,便开始习练长生仙道诀。但他性子如此,从不觉得自身寿数多高,以人生而论,百年一世轮回,也不算欺瞒了你。”


秦先羽默然不语。


今年只有十八岁,一世轮回是一年。(未完待续。。)


ps: 道德仙宗这一段,不可能分开来写,里面写了很多我想写的东西,所以我一直担心让你们消化不了……直到今天,见到有人说作者肚子里没货了,然后我才觉得我想多了……


四百八十八章 悟道


下了南山,回了居住的地方。


秦先羽一路沉思,难以平静。


今日他所见到的,乃是道德仙宗之内,真正的修道之人。


他们不修神通,不修法术,皆是一心修道。


他们是道德仙宗之内真正的修道人,也是道德仙宗真正的传承,从另一方面讲,他们就是道德仙宗。


见到了他们,秦先羽才见到了道德仙宗。


见到了他们,秦先羽才知天地间何为修道。


知道如何修道,才能得以见得大道。在秦先羽眼中,见到了他们,便是见到了道。


见了道,才有希望得道。


得了道,才能化道。


“总算明白了。”


秦先羽推开院门,眼中迷茫处渐渐敛去。


修道修道,修的是天道,还有人道,以及现在所领悟的贫道。


天道囊括一切,天地间的一切,俱在其中。


原本秦先羽对于修道的认知,大多来自于幼年时在俗世道书中的领悟,直到入了中州燕地,学得越多,才越知以往粗浅。正因如此,他极力翻阅道书,汲取内中知识,补足自身,寻求完善。时至今日,虽然凝炼大道金丹的把握已有小半,但依然不敢尝试。


所谓寻求完善,便是要面面俱到,所谓面面俱到,便是考虑到了所有的一切,不论从任何一方面来讲,都要包含在其中。


正因如此,他迟迟不能跨过那一步。


直到今日,见到了道德仙宗真正的修道人,他才蓦然醒悟。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天道本就不是圆满的。修道本就修不圆满。


而除天道之外,还有贫道,也即是本我。


“我修我的道,何必顾虑太多?考虑太多?”


“天地本就不圆满,我如何修得圆满?”


秦先羽在院内正中盘膝而坐,双手放于膝上。双目幽深,看不出深浅。


之前顾虑太多,该考虑的,不该考虑的,都在他思索之内。


如今便要将不该考虑的尽数剔除。


此外还须避免该考虑的东西也被他忽略过去。


至于什么是该考虑的事情,什么是不该考虑的事情,便该在接下来的日子中,静静思索,渐渐划分。


……


玄都山。上元八景宫。


“之前记挂了太多东西,现在便要忽略这些东西。”


幽幽深处,有个老迈的声音笑道:“能悟,能舍,真是可惜了。”


这句话是不通的。


能悟,能舍,是好事,属褒扬之意。


但是可惜。则是贬义。


谷逸双手垂下,立身在侧。自然明白这位掌教真人的意思,可惜了这样一个修行先天混元祖气,天资甚佳,悟性甚高,并心性甚好,懂得取舍。道韵深远,又是出身幽州地界的年轻人,终究没能入得道德仙宗的门墙,如何不令人叹息并惋惜?


“但对他而言,倒是好事。”那老迈声音叹道:“入了道德仙宗。他便只能是个寻常弟子,至多破例给他入了内门,提高一辈,如此已经是底线。唯有中州燕地,才会给他如此高的辈分,如此重的地位,并如此深厚的礼遇,他身具燕地道剑,终究还是和燕地的缘法更深。”


谷逸不敢答话,微微低首。


顿了片刻,才听那声音笑着问道:“虚极太上长老有何示意?”


谷逸低声道:“掌教真人执掌本门,一切尽由掌教真人处理。”


“也罢……”


……


中州的天空是蔚蓝之色,白云是洁如霜雪。


但不知怎地,在仙家灵韵之中,总是不免带有几分锐气。


那似乎是千万年来无数剑仙所聚成的气息,前一代逝去,气息未散,而后一代已然崛起,剑气新生,此消彼长,积蓄无数万年,才得如今的局面。久而久之,浩大中州,各处俱有剑锋锐气。


燕地之中,燕地掌教走出古剑宝殿,背负双手,看向天际。


以他的修为,就算是天际尽头,也能一眼望穿。


但终究望不到另一边的天地。


诸脉首座聚在身后,各自心知,那是幽州道德仙宗的方向。


书生打扮的八脉首座脸色不甚好看,但终究没有开口。


最终还是第三脉首座真人出声说道:“这位小师弟入门不过数年,在门中待了才有几日?他对本门尚无多少归属之意,然而掌教真人便将之送去道德仙宗,就不怕他更倾向于道德仙宗?”


“这是当初冥昼长老求取一气化三清之术,所附带的条件。”燕地掌教说道:“再者说,对于小师弟而言,有益而无害,毕竟先天混元祖气与道德仙宗极为相符。”


“正因为相符,才令人更为担忧。”书生打扮的八脉首座缓缓说道:“堂堂本门一代弟子,未来的十脉首座,倘如他心里把道德仙宗看得更重,未来燕地第十脉何以稳固?”


燕地掌教微微笑道:“何必考虑太多?这是冥昼长老的意思,他老人家自有对策。”


这时,那貌似三十来许的五脉首座轻声说道:“太上长老终究老了。”


“什么是老?”燕地掌教笑道:“冥昼长老年岁比你我等高过了数百上千岁,然而论起未来的寿元,却也不少于你我。倘如他一朝成圣,寿增千年,或许比你我还要活得更长更远。有他在这儿,不会有任何错乱的。”


诸位首座真人俱是默然。


“他所修的乃是先天混元祖气,心中也更专于修道,幽州道德仙宗是天地间修道的正统,乃是他必须踏足的地方。”燕地掌教说道:“即便如今不去,日后终究也免不了走上一遭,这是他的缘法,也是他的出身。”


那书生忽然冷笑道:“终究修炼的不是我燕地剑典,而是先天混元祖气。”


燕地掌教背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