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修真>游方道仙> 第 177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77 部分阅读(1 / 2)

五脉首座真人轻声笑道:“也是,两次盛事间隔太近也不好,便留待下一回了。”


八脉首座不以为然地道:“间隔太近?那少说还得再等数百上千年。”


众人落座,熟悉之人各自谈笑。


这里是仙宗之地,众人俱是修道之人,今次又非盛事,故而不以舞蹈曲乐助兴。而这诸位真人长老虽然都已有了辟谷的功夫,可不食五谷诸物,但今日小聚,各自落座,便不免美酒佳肴等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掌教真人方自领着秦先羽拜会诸位同等辈分的师兄,互相介绍,让秦先羽识得本门一代长老。


掌教真人笑着说道:“今日尚有一些师兄弟未有到来,或有事缠身,或在闭关潜修,或在外游历,日后再为你引见。”


秦先羽微微点头,但那些不曾到来的师兄们,是否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心中不喜,因而不愿前来的,就不得而知了。但他并未在意这些,只是觉得中州燕地之中,底蕴着实深不可测。


“你初成仙家,又在幽州作了些事情,接下来便须静养一段时日,稳固当前修为,熟悉仙家法力,以得运转圆融。”


掌教真人说道:“待你修为稳固,便还有一事须得定下。”


秦先羽疑惑道:“何事?”


掌教真人平淡道:“收徒。”(未完待续。。)


ps: 感谢小世界大舞台1888打赏,书友151117231833569的588打赏,以及:赤子心中人,殇染柒,风舞思念,殇嵩v深,君幼谦,只要你 微笑,书友150722103114921,绯红的眼眸,teray,天青道甲,南杨三郎,蓝色的天地等同学打赏……


今天有乱世メ天堂同学的100000打赏,新盟主诞生,今天以及接下来的几天,都会尽力加更


五百零六章 收徒【上】


岁月悠悠,白云间仙鹤穿梭,鹤鸣清亮。


自小祖师爷归宗后,闭关至今,时至今日,方才破关而出。


眼前是一片浓郁生机,草木青葱,鲜花争艳,有青翠欲滴,有万紫千红。


秋末冬初,在秦先羽闭关修炼,将大道金丹彻底稳住之后,再度出来,已经是春暖花开。


但这并不是过了三四个月,而是一年零四个月。


他愈发觉得岁月如流水,修道无年月。


当时大道金丹初成,又被他连推四转,已是内虚,经一年多的温养,以中州燕地这一部海中玉蟾炼丹十九诀要,经诸般手段,终于把大道金丹补益到充盈满溢,不再内中虚弱,可以继续承受道行增厚带来的负担,而不会有承受不住的忧虑。待到积蓄得一定程度,便可尝试继续推转金丹。


“收徒?”


秦先羽出关后便登古剑宝殿拜见掌教真人,而这件事情又被提了上来。


原本秦先羽辈分太高,属一代弟子,乃是未来十脉首座,而修为仅是龙虎,尚未成仙得道,实是不堪入目。


其实放眼天地之间,纵然是仙宗弟子,也不敢断言定能成仙。但一代弟子中至今尚能在岁月中留存的,都是跨过三重地境的仙家,于是比较起来,这位一代弟子中的小祖师爷,便有些过于不堪了。


如今秦先羽丹成四转,位列仙中之仙,虽然还担不起一代弟子的身份,担不起十脉首座的身份,但至少已经是令人极为满意,而他初成地仙便一举跨过二重地境。必要加以温养金丹,补益亏虚,而未来要再行突破,也不会在近日。于是修道对于他而言,已不再是紧促,可稍作放松。那么收徒一事,也该着重考虑。


总不能等到他立下中州燕地第十脉之后,再行收徒罢?


那时满山上下,仅有一位首座真人,长老弟子俱无,岂不冷清凄凉?


待到宴请各大仙宗及天地一流宗门,岂非尴尬?


尽管在秦先羽眼中,要立下中州燕地第十脉,实是遥遥无期。


正如八脉首座真人所言。那是数百上千年的时光。


虽然秦先羽一举丹成四转,但未来温养大道金丹,要把金丹养得稳固,渐渐推转,并不是易事,否则也不会有许多能够得道成仙的惊艳奇才,都在这温养金丹的九转七返之中,寿尽而陨落。而日后要元胎化道。成就道祖,更是艰难至极。纵然是燕地掌教,也都未能跨过道境。


世人谁也不敢妄言有十足把握得道成仙,而地仙之中,也无人妄言必然能够成就真仙道祖。


纵然是道德仙宗之内,专修道法,仙灵之韵最重。也不乏弟子止步于仙凡壁障之前,不乏地仙级数的人物寿尽于元胎化道这一步。


纵然再过千百年,秦先羽也不敢妄言自身就能够成就真仙道祖,立下中州燕地的第十脉。


可是正如掌教所说,收徒一事。确是该有考虑。


而替他物色弟子的,是门中行事最为严谨的明途。


……


“各大仙宗,乃至于寻常宗门,要收徒入门,必是门中自幼从襁褓之中养大的弟子,一来自幼经受仙宗教导,并以秘法洗练身子,先天便有了优势,其次,自幼在门中成长的弟子,视宗门为家门,总比外人忠诚,并且自幼看着长大,其根骨悟性心性及道路,俱都清晰,能以此为之选定功法以及未来的道路。”


明途说道:“为此,不乏宗门在自家范围之内豢养人种,不容外界出入,其中诞生出来的婴孩,一旦测出根骨不凡,便招入宗门。而本门掌控整个中州,尤是如此。”


秦先羽早已知晓,各大仙宗把持各州,广袤天地,无尽人口,什么仙根道骨俱都不缺,因而对于收徒一事极为严苛,只收襁褓幼婴,并根骨绝佳。


三岁以上孩童,已有心志,懂得认事,故而不收。而那些带艺投师的修道人,更是拒之门外。


放眼各大仙宗,便如收取三岁以上孩童或成熟之人,或是带艺投师者入门,这类事情,几乎屈指可数,都属特例。


秦先羽算是特例之中的特例,身为外界之人,不仅收入门墙,并且列入内门,而非外门。在冥昼太上长老坚持下,更是得了一代弟子的身份,未来有第十脉首座的资格。


这等特例,九州仙宗诞生以来无数万年,还是首次。


而秦先羽已是特例,他今后的弟子,便不能是特例。


秦先羽要收徒,便只能从中州燕地之中选取弟子。


正如当初诸脉首座交谈时曾说过:“他不是中州燕地之人,但他今后的传承总还是燕地的弟子。”


不论秦先羽出身如何,至少未来第十脉上下的长老弟子,都会是中州燕地之人。


明途从弟子名单之中,选出百余人,均为善字辈,年岁最大的一人亦未过十三。


“这些弟子尚自年幼,从初时学字,到听音阁学习,至今还未划分到各脉之中。”


明途说道:“小师叔祖在听音阁待过数年,也认得不少善字辈弟子,但他们年纪都已是十来岁或二十来岁,故而不甚适合,并且身为长辈,与他们过于熟稔,也不利于今后相处。因此弟子挑选的这些善字辈弟子,并非小师叔祖熟识的那些人。”


秦先羽微微点头,对于明途的考虑并无异议。


“这些善字辈弟子较为年幼,并且根骨极佳,表现出来的悟性及心性毅力,都是同辈之中的佼佼者。”


明途说道:“其实弟子本身修为不高,许多事情看得不够深远,故而还请玄冲师叔一同物色,才选出这些善字辈弟子来。待得中州燕地第十脉落定之后,他们就是除却小师叔祖外,第十脉辈分最高之人,也是未来第十脉后辈弟子中的祖师,更是小师叔祖建立第十脉之后的根骨及支柱,因而不能马虎。”


秦先羽听得十分赞赏,他心系修道,这些事情对于他而言着实难以处理,也多亏玄冲明途这两个办事最为严谨的人,才能理清诸般条序。


“各脉首座真人俱都知晓,这些弟子是未来第十脉的根骨支柱,也是未来十脉弟子眼中的祖师,今后中州第十脉要从他们以及他们的弟子徒孙传承下去。”


“因此,这一批最为出色的弟子,各脉俱都不会争夺,留待第十脉挑选完毕。”


明途缓缓说道:“这百余弟子都十分出色,且是善字辈最后一批弟子,再过些年便又要再开四代弟子的一个字辈。因此,与玄冲长老商议后,最终敲定了一事。”


秦先羽问道:“何事?”


明途说道:“这百余人,尽都划入第十脉,不必从中择优选取。”


秦先羽呆了一呆。


“不可能……”(未完待续。。)


ps: 还有一章,比较晚


五百零七章 收徒【中】加更贺盟主!


按明途的想法,倘如小师叔祖收下这百余弟子,再过些年,这些弟子修行有成,便可以继续收徒。


百余弟子每人收下几名徒弟,便是数百,然后再传一代,即是春秋鼎盛。


待到小师叔祖落定中州燕地第十脉时,想必第十脉的弟子的数量已不亚于其余各脉。


此外,这是善字辈最后一批弟子,这批弟子过后,接下来将要开始四代弟子的下一个字辈。倘如那时再来挑选弟子,那么第十脉的弟子又比其余各脉低了一个字辈。


“纵然是我中州燕地的杰出弟子,但谁也不敢断言能够得道成仙。这百余弟子中或有人福缘深厚,修道勤勉,悟性不凡,可以得道成仙,也有人勤能补拙,得道成仙,但终究还是会有许多人被仙凡壁障止住的。”


明途缓缓说道:“小师叔祖若是只收几名弟子,划入中州燕地,或许更能倾心相授,给予更为精细的教导,但若是这几人都被仙凡壁障所阻,又当如何?即便只有一两人被阻,那也耽搁了小师叔祖的许多精力,剩下几个弟子即便跻身于仙家级数,但人数不多,对于堂堂燕地第十脉而言,仍然是过于单薄。”


秦先羽默然不语。


眼下对于他而言,修道最重。


若只是收下几个徒儿,授法相传,闲时指点教导,倒还不错。而若是要收下上百后辈,即便是耗费尽全部精力,不惜耽搁自身修行。恐怕都难以面面俱到。难以把这上百弟子教好。


“小师叔祖心中忧虑。弟子亦是知晓,而此事已然请示过掌教。掌教真人实则亦有此忧虑,经过商议,方才定下此事。”


“今后中州燕地第十脉落定,须得有小师叔祖成就真仙道祖的时候,这一日来得越早,那么第十脉便越能早些定下。本门上下,其实都期待这一日早些到来。”


“授徒不免要耗费精力。耽搁自身修行,这是本门上下都不愿见到的。”


“虽然小师叔祖已经得道成仙,修行的日子不似之前那般紧迫,但距离成就真仙道祖还有极长的一段距离,而元胎化道这一步谁也不敢妄言打破,不知要困阻多少年月,甚至永世都可能困顿于此,连掌教真人都被这一步困住了数百年之久。”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