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修真>游方道仙> 第 177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77 部分阅读(2 / 2)

“本门上至太上长老及掌教真人,下至诸脉弟子道童,俱都等候着小师叔祖成就真仙之日。更不愿您老人家为此而耽搁,拖延了中州燕地第十脉现世的日子。甚至阻了您的修道之路,无法成就真仙道祖,令得中州燕地第十脉不能现世。”


明途说道:“因而此事经过了多次商谈,才算定下。”


秦先羽默然良久,才问道:“何以定下?”


明途沉声道:“只要小师叔祖将这上百弟子划归第十脉,后续的传授教导便不必小师叔祖费心,他们可以在听音阁听讲,可以有本门长老**,可以由我和玄冲长老等诸位长老择人而授,根据各人不同,传授不同的剑道功法及剑诀法门。”


秦先羽如此想来,心中竟觉十分妥当。


他自身本就不曾教授过徒弟,也对燕地的诸般剑法不甚熟悉。


这些弟子在听音阁或斗法阁听讲,经受仙宗经千万年摸索出来的教导方式,再由玄冲明途等人传授燕地的剑法,总比秦先羽的传授还好。


燕地的弟子本就该习剑,而秦先羽对于剑典功法及剑诀法门的认知,都不如玄冲和明途等人熟悉。


这般说来,明途所言其实算是极为妥当的做法。


“当然,也不能全然是我等授法。”


明途说道:“小师叔祖身为第十脉首座,对于这些弟子的教导自也应当略微上心,也可择取其中较为出色的收归门下,加以教导,毕竟……小师叔祖身具道剑,属于第十脉的根本,日后总要有嫡传弟子接下您的道剑传承之法。并且,您所修习的先天混元祖气功法,实也颇为不凡,虽然没有本门剑典这般与剑法相辅相成,一脉相承的特性,但却是另外一种道路,未来第十脉的弟子,或许也能修行先天混元祖气,直指大道,走上小师叔祖修行炼道的道路。”


秦先羽听得沉默。


他身为十脉首座,日后他亲自教授的弟子自然便是嫡传,传承的应是道剑,至于先天混元祖气反而还是其次,毕竟中州燕地的许多功法都不逊色于这一部紫府神庭混元祖气真诀。甚至对于适合习剑的中州之人而言,燕地的剑道功法才是最适合修行的,并且与剑道功法对应的剑诀法门,一脉相承,忽有补益,甚至两者几乎能够不分彼此,剑道造诣与本身道行几乎不能分开。


嫡传弟子该传下的只是道剑,其他的手段倒还在其次。


但紫府神庭混元祖气真诀是一部较为不凡的功法,故而若有合适的弟子,也不妨传下。


“且去看一看这上百名弟子。”


……


传闻第十脉开始收徒,令得许多长老及弟子都十分激动,但碍于门规,无人敢扰,只是门中上下颇多议论。


似善仁善信善盈善柔这些与小祖师爷较为熟识的,更是激动莫名,虽然自知已经划归各脉,不可能再入第十脉,但也不妨碍他们激动欢喜。


尤其是在云州和小祖师爷一别之后,小祖师爷再度归宗,已经得道成仙,随后便又闭关,至今还未有得以拜见。


尽管他们在外边等候,可秦先羽仍然没有见到他们。


因为第十脉收徒一事不容打扰,善盈等人都被隔在较远的位置。


秦先羽来到听音阁。


这里有上百个孩童,最大的也仅十三岁,最小的仅有四岁,他们十分稚嫩,但却都有出色的一面。也正是因为出色,才能被挑选出来,作为善字辈最后一批弟子中的佼佼者。


秦先羽气质温和,目光沉静,他泛着淡淡的和善笑意,目光缓缓扫过。


一众孩童俱是紧张至极,但大多都能强自镇定,只有少数难以自持。而其中几个年岁较大的,竟是由内而外的平静,虽有欢喜,但未有紧张,颇有镇定自若的味道。


能够被中州燕地选入宗门的,必然是根骨极佳,因此资质根本不必细看,定是难得的良材美玉,放在大德圣朝便是百年难得一出的旷世之才。至于悟性心性毅力,都经过玄冲和明途等人筛选,最后选出来的,心性毅力都不差,悟性也是同辈之中少有。


按说天才之所以杰出,便是因为超出了同辈之人。而若是天才多了,那么天才划分的界限也便变得高了,那些普通的天才便算是平庸,只有其中翘楚,凌驾于普通天才之上,才能算是杰出。


秦先羽眼前的景象,便是如此,但他不觉得其中有平庸之辈。


仙宗从无庸才。


天才便是天才,天才多了,便是一群天才。


这些都是世所罕见的苗子,几乎可算天上闪耀的星辰,只是一眼望去,足有上百之多,数量一多,就如浩瀚星空,无数繁星,令人目眩神迷。


百余个上等的修道苗子聚在一处,几乎能够令人为之屏息。


明途缓缓问道:“小师叔祖觉得如何?”


秦先羽默然片刻,叹道:“宛如群星闪耀。”(未完待续。。)


五百零八章 收徒【下】


上百孩童,俱是根骨绝佳,悟性不凡,心性亦是上等,甚至还另有特异之处。


放在寻常宗门,便是千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


放在大德圣朝,倘如没有埋没,得以修道,必然也是能够力压同辈的旷世之才。


就算是太漓门这等宗派里面,也极少有这类上等天资弟子。这上百弟子,以天赋而论,每一人都不亚于那个曾经起意对秦先羽动手的青师。


中州燕地第十脉落定之日,虽然仍是遥遥无期,但许多事情,已在燕地的考虑之中,比如眼下扩展第十脉的传承,便大有刻不容缓的意味。


秦先羽未有异议,至于其中有什么更深的考虑,那也不是他所能左右的,而他心系修道,实则也不愿考虑。


这上百弟子划归第十脉之后,与其余各脉弟子一样,在听音三十六阁以及斗法阁听讲,由主峰或其余各脉长老加以教导,无须秦先羽过于费心劳力,不会过多耽搁秦先羽的修道光阴。


但作为首座真人,总不能没有嫡传弟子,因而才请他选取几名弟子。


秦先羽挑了五人。


第一人唤作善业,年已十三,岁数最高,乃是众人之中的佼佼者,性子沉稳至极,颇有玄冲和明途的风范,天赋极高,未来不可限量。而相较之下,秦先羽更看重此人沉稳镇定的性子,实是由内而外的沉稳,值得令人倚重,日后办事。足能担当大任。


第二人唤作善皓。沉默内向。实则冷漠冰寒,极具剑修资质,日后若得修行有成,没有在修炼境界之中受阻,没有半途夭折,势必又是一个类似林景堂的人物。


第三人名为善翎,性子恬淡,与秦先羽性格略有相像。而气质则跟明风相似,日后若他愿意,当可传下先天混元祖气,甚至传下道剑也未尝不可。但秦先羽并不强求,这些弟子适合哪一种功法,最终还是要弟子自行选择,倘如善翎不愿修行先天混元祖气,而是要修炼中州燕地的剑道法门,也由得他去。


第四个名为善无,他不似秦先羽所认识的任何一个人。年纪虽然刚过十岁,但目光却如湖水一般。全无波荡。他并非沉稳,也并非沉默,并非傲气,并非淡然,而是另外一种平静。


这种平静,不是清净境,也不是清净心,只是心中平静。


秦先羽恰恰看重这一种平静。


倘如日后没有变故,燕地第十脉的道剑传承,多半要着落在此人身上。


因为这种人修炼道剑,才不会受道剑情绪变动,不会受心神杂念所影响。


但他们年纪尚小,虽然潜力无穷,然而未来多变,谁也不能下得定论。


这仅是秦先羽此刻收徒的想法,未来变化莫测,未必会照着秦先羽心中所想的发展。


而至于第五名弟子,秦先羽原本是未有想过的。


四名弟子已然足够,第五名弟子只是偶而发觉。


第五名弟子唤作善愈,年仅八岁,不如何出彩,但也不会逊色,位在中游,略有胆怯之意。


明途缓缓说道:“此子并无其余方面的杰出才能,非是最好,也非最差,从根骨悟性,从同辈道行深浅,从见识认知,无论哪一方面,都是如此。”


秦先羽露出疑惑之色。


明途说道:“小师叔祖以为,在这些弟子中来一场考核,把最后一人挑出来,放到一流仙宗里面,成就如何?”


秦先羽微微沉吟,说道:“仙宗弟子再是如何,也远胜各大宗门,即便是这些弟子中排在末尾的一人,放在一流仙宗也必然是名列前茅的出色弟子,但未来成就势必不如仙宗弟子。”


明途说道:“但若是把善愈这孩子放到一流宗门里,他也是列在中游,放到外门弟子中也是中列,放在这善字辈最后一批弟子里面的上百杰出奇才里面,他依然是如此。他不是最出色的,也不是最差劲。”


秦先羽皱眉道:“中庸之道?”


明途说道:“我与玄冲长老认为,此子颇为特异,未来多半是大器晚成。”


秦先羽看着那略微胆怯的善愈,沉吟不语。


“既然如此,便划在我名下罢。”


秦先羽淡淡的声音响起。


善愈松了口气。


其余弟子无不黯淡,甚至有些弟子禁不住伤感,红了眼圈,只有一些年岁较轻,尚未认清事情的孩子,仍觉懵懂。


同样划归中州燕地第十脉,但前面这五人乃是首座真人名下,未来必定是嫡传弟子,第十脉的无上秘法便多是要传承在这五人之中。


秦先羽看向五名弟子,说道:“你们五人暂时归我名下,日后若是修行不够勤勉,又或行事不端,便逐出我名下,贬在外门。”


五人连忙应是,但声音或稚嫩或沉稳,显得不甚齐整。


五人中年纪最大的是善业,年过十三,年纪最小的是善愈,年仅八岁。


他们都经受仙宗教导,自幼有秘法仙药洗练身子,俱显不凡。


秦先羽看了一眼,颇觉满意,随后方自看向其余弟子,正色说道:“你们也无须气馁,他们五个暂归我名下,但若是令我不满,亦要逐走,而你们若是今后表现出色,有特异本领,亦可归我名下。同为第十脉弟子,无论男女,只要你们刻苦勤勉,修道有成,或另有才学,自然也会与他们一样归入我名下,我身为本脉首座,怎会令门下弟子埋没才能?”


众弟子被他这么一讲,方自振作,颇有斗志。


对于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