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吧?”江氏亲自过来接杨槿琪。
“还好, 看到嫂嫂, 再热也不觉得热了。”杨槿琪笑着说。
“你呀, 生了孩子之后, 却是越发的淘气了。”江氏道。
“这不是见着嫂嫂了, 心生欢喜嘛~”杨槿琪道。
江氏笑着拿着扇子点了点杨槿琪。
姑嫂二人走上长廊, 往内院行去。
“大哥最近如何?”杨槿琪问。
“你大哥他最近越发忙了, 每日早起晚归,很是疲惫。”江氏道。
杨槿琪笑了, 说:“忙了好, 说明哥哥开始做事了。”
“嗯。”江氏点头, “升了一级, 肩上的责任也重了一些。”
说完,江氏又提起来一句:“前几日他还说见过五皇子, 二人还在一起吃了饭,五皇子帮了他一个忙,他直夸你嫁得好。”
杨槿琪惊讶不已:“啊?他们二人一起吃了饭?”
谢谦璟竟然没跟她说这事儿。
前世她把一家人害得着实惨, 这一世,尽量不想让家里人跟谢谦璟有什么牵扯。
生怕再牵连到家中。
可没想到,无须她牵线, 家里人似乎一个个的又跟谢谦璟有了牵扯。
二哥跟华三姑娘之间,还有大哥……
一桩桩一件件都有谢谦璟的影子。
不,还是不一样了。
前世,是两个哥哥努力帮七皇子,而今生,是五皇子帮了两个哥哥。
“你竟然不知道此事?”江氏惊讶。
“不知道。”杨槿琪道。
江氏忽然有些后悔,不知这话会不会让二人产生误会。
杨槿琪却丝毫没有误会,谢谦璟那个人她了解,他若是帮了别人,从来不会直接说出来。
看见过江氏脸上的迟疑,杨槿琪笑着说:“帮就帮了,那也是他应该做的。”
江氏见杨槿琪脸上没什么不高兴的神情,松了一口气,但,说道:“快别这么说,不管他是谁,帮了咱们,咱们就得感激。”
“嗯,我知道的嫂嫂。”杨槿琪笑着说。
姑嫂二人正说着话,突然,杨槿琪看到了一张有些熟悉的脸。
见那妇人垂着头要穿过垂花门处,杨槿琪心里一慌,大声叫了一声:“站住!”
这张脸,这个身形,她绝对不会忘记。
前世,母亲因为这个人跟父亲之间离了心。
她分明记得这位是外面的女子,没想到如今竟然在他们府上见到了。
杨槿琪这一声爆喝不仅吓住了匆匆走路的美貌仆妇,还吓到了站在她身边的江氏。
江氏不解地看向了杨槿琪。
杨槿琪来不及解释,看着那似乎被吓到的妇人,蹙了蹙眉。
“你是外院伺候的人吗?我怎么从未见过你。”
梅氏虽然不认识杨槿琪,但她认识江氏。
听到杨槿琪的问话,连忙走了过来,跪在了地上。
“见过大少夫人。”
“五皇子妃问你话呢。”江氏提醒。
梅氏似是没想到这位就是五皇子妃,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见杨槿琪脸色不善,跟传言中的一样,连忙又低下了头,哆哆嗦嗦地行礼。
“见过五皇子妃。”
“你是谁,我怎么从未见过你?”杨槿琪再次厉声询问。
梅氏紧张地说:“奴婢两个月前来到府中。是二姑娘带奴婢来的。奴婢在内院服侍,是王嬷嬷有事走不开,让奴婢过来跟赵管事递个话。”
王嬷嬷和赵管事是一对夫妻,这件事情杨槿琪知道。
毕竟,赵管事是府中的家生子,她甚是熟悉。
“什么话?”杨槿琪接着问道。
梅氏连忙说:“说她晚上要值夜,让赵管事晚上在府中吃了饭再回去。”
“王嬷嬷为何让你去传话?”
“因为……因为王嬷嬷恰好看到了奴婢,奴婢又刚洗完衣裳,就吩咐奴婢过来。”
“今日本该王嬷嬷值夜吗?”
“奴婢不知。”
杨槿琪看着梅氏颤抖的模样,微微蹙了蹙眉。
恰在这时,平安侯过来了,见着自己女儿,笑着说:“琪儿,你今日怎么过来了?”
“见过父亲。”
杨槿琪和江氏连忙跟平安侯见礼。
离得近了,平安侯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问:“这是怎么了?”
“女儿看这妇人眼生,就多问了几句。”杨槿琪解释,“毕竟外院这般重要,怕有人来外院行那不轨之事。”
平安侯侧头看了梅氏一眼,很快又回过头来,看着女儿道:“哦,她啊,我倒是见过几次,也是个可怜人。不是什么坏人。”
杨槿琪心里咯噔一下。
她刚刚仔细看了看父亲的反应,父亲在看到梅氏的时候,那一眼挺平静的,不像是有什么多余的感情。
但,父亲后面解释的这几句就很是让人怀疑了。
父亲一向忙着外面的事情,何时关注府上的一个仆妇了?
而且,这个仆妇还是内院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倒是女儿多疑了。”杨槿琪非常平静地说道。
若她没猜错,此刻父亲跟梅氏应该还没什么。
且,父亲言语间多有维护。
若她再执意说下去,说不定会惹得父亲怀疑,还会加重父亲对梅氏的可怜和关注。
倒不如什么都不说,私下解决掉这件事情。
平安侯的确没多想,他只是见过梅氏,问过几句话罢了。
所以,听女儿如此说,便没再说这件事,而是关切地问起来女儿的事情。
“嗯,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熠哥儿怎么样,吃得好吗,睡得好吗?”平安侯一边走一边跟女儿聊了起来。
“都挺好的,不哭不闹,能吃能睡。”杨槿琪笑着说。
一提起来儿子,脸上就多了一些笑容。
也暂且搁置住心中的想法。
江氏看了一眼前面聊得正欢的平安侯和五皇子妃,见他们二人穿过了内外院连接的门,去了内院。
接着,又侧头看了一眼梅氏。
只见,梅氏虽然跪在地上,但眼睛却追随着平安侯而去。
“内外院本就不相通,违者,重则打二十大板撵出府去,轻则罚月例。念在你初犯,就不追究了。以后没有管事嬷嬷的命令,不可再来外院。记住了吗?”江氏冷冷地说道。
梅氏的眼睛快速从平安侯身上挪了回来,不可置信地看向了一直一言未发的江氏。
她一直以为江氏是个好脾气的,跟大少爷一样。
来了两个月了,江氏一直待人都很平和。
根据恩人的描述,大姑娘,也就是五皇子妃才是个坏的。
她着实没想到,江氏看起来不声不响的,才是最厉害的那一个。
“少夫人,奴婢是奉了王嬷嬷的命令来的,不关奴婢的事儿。奴婢只是来传个信。”梅氏连忙喊冤。
江氏点头,说:“嗯,你说得没错,王嬷嬷也该罚,还有赵管事。我竟不知,一个内院的嬷嬷和一个外院的管事何时有这么大的本事了。这府上的奴婢何时是为他们服务了?”
江氏丝毫不提公爹平安侯,直接把罪名定为别的。
梅氏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
“回内院浣洗房待着去,若我得知你又到处乱跑,就没这么简单了。”江氏威胁。
梅氏连忙垂下头,道:“是,是,奴婢知道了。”
交待完这些,江氏才快步去了内院。
等她到了正院的时候,平安侯、韩氏、杨槿琪三人已经聊了起来,有说有笑的。
江氏进去之后行了个礼。
杨槿琪笑着道:“嫂嫂刚刚干嘛去了,我跟爹爹正说着话呢,一回头发现你不见了。”
江氏笑着解释:“王嬷嬷刚刚派当值的小丫鬟去给她办事,事情都没人去做了,我去看了看。”
韩氏脸上露出来不悦的神情,说:“这些个老奴,倚老卖老的。在主子面前还好,一旦离开了主子的眼睛,就欺负下面的。”
杨槿琪挑了挑眉,看向了江氏。
恰好江氏也看了过来,姑嫂俩眼神交织在了一起,很快又分开。
杨槿琪顺着韩氏的话说道:“可不是么,咱们府上的奴才大多数都是积年的老人了,祖祖辈辈都在咱们府上伺候着。忠心是有的,这一点无需怀疑。只是,这架子却摆得着实大了一些,对新来的仆妇很是不友好。”
平安侯对此感悟更深刻一些,在坐的这些人里面,只有他在平安侯府待得时间最长。
所以,怒气也更深了一些。
“可不是么,那些个得脸的仆妇,还敢欺负不受宠的爷们儿。真当自己是主子了。”
杨槿琪笑了,说:“那可得劳烦嫂嫂好好管管了。要是时间长了,主子安排好了事情,结果那些个老奴又差遣下面的人给他们忙事情,这到底听谁的是?咱们这府上可不就跟个菜市场了吗?失了规矩。”
江氏道:“妹妹放心,定会好好管着,不会让任何闲杂人等到处乱跑,坏了府上的规矩。”
杨槿琪觉得,她这嫂嫂可真是聪明。
府上有她看顾着,真好。
平安侯略坐了一会儿之后就去了外院。
他一走,韩氏就跟女儿说起来事情。
“娘这次叫你来是为了你二哥的亲事。”
“啊?二哥要成亲了吗?是不是跟工部尚书府的三姑娘?”杨槿琪略显兴奋地问道。
她记得,二哥上次从他们府中离开的时候很是志得意满。
韩氏有些惊讶的道:“原来你也知道这事儿?哼,看来他就是没跟我说。等到自己没辙了,才想起我来了。”
“母亲这是何意?”杨槿琪问。
“你二哥的确是看上人家工部尚书府的姑娘了,只可惜,你二哥有意,人家工部尚书府对他无情。”韩氏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困扰
杨槿琪似是没想到这种情况。
既然熙国公府的季二公子喜欢的是书院山长的女儿, 那就不会跟工部尚书府定亲了。
前段时日她也听说两家亲事暂时搁置了。
原以为二哥机会来了。
毕竟,虽然熙国公府爵位比他们平安侯府高, 但, 论势力、论在皇上面前的得宠程度,自然是他们平安侯府更强一些。
工部尚书府没理由不选他们啊!
杨槿琪蹙了蹙眉, 问:“为何?二哥长得一表人才, 还在对沙元国的战争中立下了战功, 可谓是有勇有谋。为什么没看上二哥?”
韩氏叹了叹气, 似是有些说不出口。
江氏看了一眼韩氏的脸色, 道:“上个月, 二弟把熙国公府的二公子打了一顿。当时陪在熙国公二公子身边的是华尚书府的四公子。二弟不认识华四公子, 见他上来帮忙,把他也给打了。等到前些日子咱们再派人去尚书府提亲的时候, 被人拒绝了。”
杨槿琪:……
韩氏看着女儿的眼神, 再次叹了叹气。
她本觉得儿子好不容易想成亲了, 是件喜事儿, 没想到这喜事儿中间出了个岔子。
“更可气的是,那熙国公二公子原本一直闹着说不娶华三姑娘, 最近不知怎么了,却又突然说想娶了。他们两家本就商议好了,最近似乎正要走六礼。”
杨槿琪:……
韩氏忍不住说了几句:“你说说你二哥, 他就不能老老实实待着吗?想娶华三姑娘就跟我说,我去找人给他提亲不就是了。结果,我前脚刚跟华尚书的夫人沈氏商量好, 你二哥后脚就把人打了。那日去提亲,威远侯夫人连尚书府的门都没能进去。威远侯夫人也被气得不轻。不光咱们府上丢脸,威远侯府也跟着咱们丢人。我好说歹说,才求得了人家原谅。哎,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事儿?”
“要我说,你二哥就该一辈子打光棍,不给他娶媳妇儿算了!”韩氏最后发狠地说了一句。
说完,又变了态度:“可他最近急得不得了,日日去尚书府门口蹲着,还来求我。哎,儿女都是债啊!”
杨槿琪算是听明白了。
也就是说,尚书府本来已经答应了亲事,结果因为二哥把华四公子打了,尚书府不愿意了。
然后,因为还打了熙国公二公子,所以,这位二少爷大概是出于报复,又回头要娶华三姑娘了。
所以,一切都是她二哥自找的。
若不是亲哥,她真的想说一句:活该!
他就不能等亲事定下来了,再解决跟熙国公府的二公子之前的恩怨吗?
“母亲,您也别太着急了,既然尚书夫人之前同意了,可见是对二哥很满意。打人的事情的确是二哥不对,咱们上门道个歉。”
韩氏叹气:“你当娘没去吗?娘带着你二哥去过,见倒是见到尚书夫人了,只可惜人家只字不提亲事的事情。似乎对熙国公府那位公子更加满意。”
“那位不是喜欢书院山长的女儿吗?”杨槿琪道,“这事儿前段时日不是早就传遍京城了?华夫人怎么还会如此?”
“华夫人跟熙国公夫人,也就是二公子的母亲年轻时是闺中好友。这门亲事也是她们促成的。之前华夫人得知那事儿之后,也很是不满,所以才会同意你二哥。可如今,那位二公子放弃山长女儿了,华夫人就又同意了。”
杨槿琪蹙眉,琢磨了一下,问:“那华尚书呢?”
韩氏摇头。
江氏解释:“华四公子是他最喜欢的妾侍生的儿子,那小儿子很是得宠。”
杨槿琪想,她二哥真是有能耐啊,做了一件事情,却把自己未来岳父岳母都给得罪了。
自古以来便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事儿啊,难办了。
然而,难办也得办。
谁让这是她嫡亲二哥呢。
杨槿琪想,这事儿的症结在季二公子和华四公子的身上。
也就是华夫人和华尚书的身上。
杨槿琪正想着办法呢,这时,只听韩氏开口了:“娘记得那位华夫人在熠哥儿满月酒的时候去过,你好像还帮了她娘家妹妹的忙,就想着,能不能让她娘家妹妹去帮你二哥说说好话?而且,华尚书是秦南王妃的哥哥,你能不能去从秦南王妃那边入手,劝劝华尚书?”
杨槿琪立马道:“这个没问题。”
她觉得,秦南王妃那边好办。
毕竟,秦南王是谢谦璟坚定的支持者。
秦南王妃平日里待她也极好,肯定会帮忙。
就是华夫人那边不太好办。
毕竟,她们不太熟。
但,为了二哥,她定会试一试。
若是不行,她还有法子。
不过,她总觉得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
“母亲,您只说了华尚书和华夫人的态度,那华三姑娘呢,她是什么想法?万一人家根本就不喜欢二哥呢?”
韩氏怔了怔,道:“这个……娘还真不知道。娘倒是见过那位姑娘,非常温和大方,但究竟如何想的就不清楚了。”
杨槿琪是怕他二哥一厢情愿,结果人家华三姑娘根本就不喜欢她。
说不定还怪他破坏了自己的姻缘。
若真是如此,即便是娶了华三姑娘,也会如前世一般,过不好日子。
“女儿觉得这件事情还是要先弄清楚了。”说完,见韩氏脸上泛着忧愁的样子,拍了拍她的手,说,“母亲放心,若二哥真的喜欢华三姑娘,而华三姑娘也对哥哥有意的话,女儿有办法把这件事情办成。”
“当真?”韩氏惊喜地问。
杨槿琪点头:“当真。”
虽然当初父亲曾经有意让她跟熙国公府的二公子定亲,但她并未当回事儿,对熙国公府的人也并不太了解。
上个月事情他跟山长女儿的事情闹出来之后,她才想起来。
这位她听说过熙国公二公子的姻缘。
这位跟国公府对抗了几年,最终他赢了,娶了书院山长的女儿。
前世她一直把精力放在了七皇子府上,并未对这些事情有什么关注。
但,这事儿非常轰动,所以她记得。
只是,人名和事情对不上号罢了。
她知道有位国公府的公子娶了书院山长的女儿,但却不知是哪个国公府,哪个书院。
后来想起来之后,就放心了,以为她二哥定会得偿所愿。
谁知中间还有这么多坎坷。
那位二公子转头说要娶华三姑娘定然也不是出自真心,说不定是故意气二哥罢了。
那么唯一的问题就在华尚书身上了,这个也好办。
所以,她才说有办法。
“您若是不放心,可以再想想办法。只是二哥那边,可别再让他捣什么乱了。”杨槿琪道。
韩氏听了女儿的话之后,很是纠结。虽然女儿的话让她很是安心,但仍旧有些不放心。
女儿之前也没做过什么靠谱儿的大事儿,她虽然疼爱女儿,但还是有些迟疑。
只是,想到如今女儿贵为皇子妃,说不定真的有办法?
为了儿子的亲事,她宁愿相信女儿是真的有办法。
“行。娘定会好好管着你二哥,不让他捣乱。”韩氏这话是发自肺腑。
毕竟,若不是儿子从中捣乱,说不定如今已经定下亲事了。
见母亲说完二哥的事情,杨槿琪便想提一提梅氏的事情,但却听到母亲提起来别的事情。
“对了,一直没来得及问你,你要那秋婆子去你府上做了什么?馨贵妃给你的那两个嬷嬷又是犯了什么事儿?馨贵妃为什么被皇上惩罚?”
杨槿琪这才想起来,她还没来得及跟母亲提这件事情。
暂且把梅氏的事情放在一旁,杨槿琪给母亲说起来府中这几日发生的大事。
“秋婆子着实帮了女儿一个大忙。”说完,杨槿琪便细细跟韩氏说了一下,最后,道,“我想着她帮了这么一个大忙,便让她留在府中了。总归皇子府也不缺那么一双筷子,也不差养一个闲人。”
韩氏笑着说:“没想到她竟然还能帮到你,也不枉母亲当年救下她。”
“都是母亲心善,救了她,也帮了女儿。”
说完,又提起来两位嬷嬷的事情。
杨槿琪自然不会说实话。
“哎,我们也没想到,那两位嬷嬷不仅在我们府上耀武扬威,还存着别的心思。那个利嬷嬷竟然是个有功夫的,偷偷潜入书房偷东西,结果,恰好被大理寺过来的大人们撞见了。那嬷嬷夜闯皇子府书房,又弄丢了大理寺的卷宗,就被皇上惩罚了。至于贵妃娘娘,多半是因为御下不严才会被惩罚吧。”
韩氏听后先是怒斥了两位嬷嬷,又说出来自己的猜测:“说不定那两位就是宫里那位派来的,这些年,她可没少插手皇子府的事情。真不知道该说她聪明还是愚笨,胆子也太大了些。真是被皇上宠得不知天高地厚!”
杨槿琪道:“不管怎样,那两位嬷嬷如今都走了,想必馨贵妃也不会再派人来了。毕竟,有秋婆子在呢,派谁来都没用。”
韩氏道:“哎,也是,不过,你平日里还是小心一些。对那些礼部送过来的下人仔细盘查,说不定还会有别的府上的奸细。”
江氏全程没有讲话,微垂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也不知,信没信杨槿琪这一番说辞。
杨槿琪看了一眼江氏,并未多想,总归,即便嫂嫂再聪明,她嫂嫂是自己人,不用担心。
说完这事儿,杨槿琪终于能抽空说一说梅氏的事情了。
这一年多来,她一直担心着这件事情。
只可惜,当年她一直在皇子府中,为了七皇子的事情忙着,闹心着,并未过多关注梅氏。
等她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晚了。
梅氏已经成了父亲的姨娘,成功挑拨了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而梅氏生产时难产而亡,父亲更是把这件事情怪罪到了母亲的头上,直到死,两个人的关系都没有缓和。
只恨她当时知道父亲有个姨娘之后没怎么上心。
毕竟,七皇子府中也有不少姨娘。
她见都没见过梅氏,也没打听过。
母亲跟她说怀疑梅氏跟杨妡有些关系,出于对杨妡的信任,她也没怎么信。
前世,她见过几次梅氏。
梅氏是个寡妇,身段甚好,且,柔柔弱弱的。
等她怀了身孕之后,甚至都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两个人之间有过几次交锋,所以,今日一见到梅氏,她立马就想起来了。
今生,无论如何,她都不会让梅氏再破坏爹娘之间的感情了。
前世,母亲就是愁着二哥的亲事,没怎么关注父亲,所以才让梅氏得逞。
而今生,又是如此,母亲还是愁着二哥的亲事。
虽忧愁的内容不太一样,但事情的发展却跟从前相似。
“母亲,您是不是太过关注二哥的事情了,对咱们府上的事情倒是没那么上心了?”杨槿琪突然说了一句。
☆、梅氏
韩氏脑子里正想着儿子的亲事, 惊讶地抬头,问:“啊?什么事?”
杨槿琪极力克制住内心的情绪, 尽量平稳地说道:“内院的丫鬟婆子都能随意进出外院了。”
韩氏震惊,说:“这怎么可能?”
说完,看了一眼大儿媳。
江氏刚刚的确看出来一些事情,也上了心, 但她没想到小妹竟然又提了出来。
似乎, 有些小题大做了。
很是疑惑。
“的确如此,刚刚有个婆子去了前院。”江氏道。
韩氏蹙了蹙眉。
虽然她把管家的权力基本上都交给了长媳,但, 外院那边是她在管着, 并非长媳。
不过,韩氏虽然觉得这事儿不好,但跟江氏一样,没太当回事儿。
所以, 说道:“哪个婆子去的, 罚了月例。”
杨槿琪却道:“不如叫过来问问清楚吧。咱们别冤枉好人,也别放过坏人。”
韩氏和江氏都怔了一下。
杨槿琪似是没注意到韩氏和江氏的神色, 坚持说道:“还是问问吧。把王嬷嬷赵管事以及刚刚那个妇人一起叫过来问问。”
韩氏虽不赞同,但女儿既然已经说了两次了, 她也不愿再反驳, 便道:“好。”
不一会儿,梅氏过来了。
梅氏过来之后,杨槿琪没任何迟疑, 直接问道:“谁带你进府?”
梅氏并不知发生了何事,可看着屋里的几个人,战战兢兢,回答:“二……二姑娘。”
“为何带你进府?”
“奴婢去上香时遇到了地痞流氓,是二姑娘救下来奴婢。”
“你来府上几个月了?”
“两个月了。”
“被安排到哪里做活?”
“浣洗房。”
“既如此,你今日为何去外院?”
梅氏诧异地看了一眼杨槿琪,这个问题,刚刚不是回答过了吗,怎么还问?
“说!”杨槿琪提高声量。
韩氏和江氏都被吓了一跳。
尤其是韩氏。
女儿很少会有这么认真的时候。
这让她心里有了一丝不太好的预感,难不成,发生了什么大事?
“因……因为……”接着,梅氏又说了一遍刚刚的话。
等梅氏回答完,杨槿琪接着问:“这是第几次去外院了?”
梅氏仔细想了想,说:“奴婢记不清楚了,好像是五次,也好像是六次。”
若说韩氏和江氏还有些疑惑不太理解杨槿琪的做法的话,现在全都惊住了。
这会儿,全都坐正了身子,仔细听这仆妇说话。
一个刚刚来府上的仆妇,两个月内竟然去了五六次外院。
甚是可疑!
“你为何多次去外院?”韩氏插嘴问道。
毕竟,在后院理,真正管家的人是她。
她从来不知道,外院什么时候这么容易出入了。
梅氏又哆嗦了一下。
不是只有五皇子妃是个恶人吗?为何侯夫人也如此可怕。
看着韩氏不悦的目光,梅氏吓得不轻,开始细细跟她们说了起来。
无非是按照王嬷嬷的吩咐给赵管事捎个信,亦或者,给赵管事送个东西。
有时候还会给王嬷嬷的儿子,在外院守门的小厮送些吃食或者衣裳。
亦或者,把浆洗好的衣裳送到外院。
韩氏松了一口气。
王嬷嬷和赵管事是夫妻。
这赵管事是府上的家生子,祖祖辈辈都在府上。
只是,赵管事好赌,大大咧咧。
把他放在外院,那也是看在祖上的面子,实则没什么重要的差事。
王嬷嬷又管得严,时常去外院看看丈夫和儿子。
虽然指挥梅氏去不太妥当,但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直到,她听到女儿问了这么一句。
“那你去外院时,见过几次侯爷?”
韩氏的目光立马看向了女儿,眼神中充满了惊愕之色。
女儿却是看也未看她,依旧还是刚刚的那副模样,极为冷静,并未有什么多余的表情。
仿佛在问梅氏今日吃了什么一样淡定。
梅氏却突然抬起头来,不可置信地看向了杨槿琪。
像是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道:“五皇子妃,您这是什么意思?小妇人的相公刚刚去世不到半年,奴婢还在为他守孝,您这不是在侮辱奴婢吗?”
杨槿琪嘴角露出来一个讽刺的笑容。
守孝?过不了几个月,就要爬了她父亲的床。
“哦?我何时说过这样的话?莫不是你自己心虚?我不过是问问罢了,你从实招来。”
梅氏抿了抿唇,脸色涨得通红。
韩氏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道:“说!你是不是故意去外院勾引侯爷!”
因着杨妡姨娘的事情,韩氏最讨厌爬床的丫鬟。
“奴婢没有!”梅氏声线尖锐地反驳,“奴婢在夫君床前立过誓言,要守孝三年。”
杨槿琪笑了。
拍了拍韩氏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
“嗯,我是信你的,看你的模样也知道你是个老实的。”
梅氏脸色好看了一些。
“只是,外院非常重要,闲杂人等不能进去,所以,想问清楚了。”杨槿琪道。
“三、三四次。”梅氏道。
梅氏一共去了外院五六次,结果三四次见到了自己的丈夫!
堂堂平安侯什么时候这么闲了,日日在外院待着。
韩氏简直气炸了,差点就要站起来。
杨槿琪再次按住了她。
趴在韩氏耳边问:“母亲,父亲刚刚是不是去书房了?”
韩氏看了女儿一眼,蹙了蹙眉,没说话。
杨槿琪低声建议:“不如把父亲叫过来吧?”
韩氏再次不解。
“叫过来吧,让父亲也听一听。”
韩氏见女儿刚刚的表现,以为女儿心中有数,便让人去叫了。
杨槿琪这是从馨贵妃那里得到的启发。
且,她对父亲有足够的了解。
从刚刚跟父亲的谈话中,不难听出来,父亲似乎对梅氏有了一些好感。
但那种好感现在还绝对不是男女之情。
因为,若真的是男女之情,父亲刚刚绝对不会那般跟她说。
以父亲的性子,定会在她面前遮掩。
毕竟,她是父亲的女儿,是晚辈,父亲不会想让她发现自己的心思。
父亲既然没遮掩,而是直白的跟她讲出来,就说明问心无愧。
而梅氏刚刚那一通话,绝对会把父亲心中所有的男女之情的萌芽都打消掉。
毕竟,梅氏可是说自己要守孝三年。
只要让父亲知道了这样事情,就绝对会离梅氏远远地。
还有,杨槿琪知道,这件事情跟杨妡有关。
私下解决掉一个梅氏很容易,可若是杨妡还用这种方式呢?
与其她和母亲日夜防着杨妡,不如让父亲亲耳听到,自己一直舍不得又宠着的女儿到底在算计什么。
只要父亲知道了以上两点,梅氏就没有机会,杨妡也没有机会。
平安侯来了之后,就被安排到了隔壁坐着。
杨槿琪看着跪在下面的梅氏,诱着她把关键性的话又说了一遍。
“我们自是不会怀疑你,只是,外院不允许内院的人私自进去。得先搞清楚你的身世。所以,你再说一遍你的出身来历,我们得查查清楚。若没有疑点,自是会相信你。”
江氏看了杨槿琪一眼,神色复杂。
自从到了五皇子府,小妹似乎聪明多了。
只听梅氏为自己辩解:“五皇子妃,真的跟奴婢无关,都是王嬷嬷差遣的。”
杨槿琪一副好脾气的样子,道:“嗯,那你说吧。”
接着,梅氏就把自己的身世又说了一遍。
杨槿琪强调:“哦,丈夫刚死了三个月?”
“是。”
接着,杨槿琪又强调:“你刚刚说要为他守孝?”
“是,守孝三年。”
平安侯想,也不知夫人叫他过来做什么。
这个仆妇是个身世可怜的。
虽然去外院不对,但也没必要这般。
不过,纵然心中如此想,平安侯也没打算去阻止。
因为,不过是一个新来的仆妇罢了,夫人负责管理内院,她想怎么做便可怎么做。
真想着呢,却听到了女儿接下来的话。
“嗯,看来不是你的问题。那王嬷嬷身为府中的老人,竟然任意差遣你去外院替她做事情,着实可恨。你再说一遍王嬷嬷什么时候派你去外院,都让你做了什么。你见过我父亲几次。”
一听这话,梅氏觉得五皇子妃是信了她的,连忙仔仔细细说了出来。
比刚刚说得还要细致一些。
此刻,她并不知杨妡和王嬷嬷搞什么鬼,只想着,赶紧洗清嫌疑。
“好,希望你没说假话,一会儿我们要跟王嬷嬷对质。”
“奴婢绝对没说谎。”梅氏保证。
平安侯皱了皱眉。
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女儿不问他还没察觉。
如今,女儿问出来了,听着梅氏的回答,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他见梅氏那个寡妇的次数的确不少。
平安侯开始顺着女儿的思路阴谋论了。
梅氏刚来两个月,是府中的新人,她是如何得知她的行踪?
会不会是王嬷嬷被人买通了?或者是赵管事?
总之,他们几个人里面定会有一个是奸细。
接下来,梅氏去了里间,王嬷嬷进来了。
只用了三个问题,王嬷嬷就什么都招了。
“你今晚要值夜吗?”
“不用。”
“那你为何骗梅氏说要值夜,让梅氏去外院?”
“这个……这个……”
“说!”韩氏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