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七零妇产圣手> 作品相关 (5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作品相关 (50)(2 / 2)

那不管了,捏住脐带再说,好像是掐断的。


哎呀,这断掉的脐带是不是要消毒啊?


“赶紧拿碘酊来!”余秋慌的声音都发抖了。


何东胜手忙脚乱,好歹将医药箱里头的碘酊瓶盖拧开了。


余秋赶紧拿棉签蘸了碘酊给断掉的脐带消毒。


等到忙完这一切之后,她才突然间意识到自己居然忘了戴手套。


要死啊, 要是小猪发生感染怎么办?


余秋又手忙脚乱的给小猪清除口腔黏液。


小猪跟人应该都差不多吧。不管三七二十一, 确保有呼吸心跳才是第一要素啊。


ok, 很好, 现在赶紧给小猪擦干身体保温, 然后丢给母猪喂奶。


余秋催促收拾了碘酊就杵在旁边不知所措的何东胜:“快点把那盆麸皮拖过来。”


何东胜这才噢噢的叫唤着,用力将木盆挪到了余秋旁边。


余秋赶紧把刚生下来的小猪仔放进去,拿麸皮当成毛巾直接将小猪擦了一通。


她将拾掇齐整小猪放母猪肚子上时,突然间反应过来:剪刀,对的就是剪刀。


刚才猪倌用剪刀了,可是如果剪刀不是用来剪脐带的,那是用来干什么的?


余秋赶紧扒拉出猪倌刚才用的那盒子器械。


等看到钳子的时候,她才猛的回过神来,对呀,是用钳子将小猪的牙齿剪断。刚生下来的小猪牙齿软,这个时候剪,损伤小。


等到后面长坚硬了,不仅剪起来麻烦,而且小猪喝奶的时候会咬伤母猪。几头小猪抢奶的时候,还可能会互相伤害。


余秋咬咬牙,抓着钳子就祸害掉了小奶猪的牙。小猪发出不满的哼唧声,直接趴在妈妈的肚子上,开始欢欢地喝奶。


余秋长吁了口气:“咱们应该在这儿竖个栏杆,大猪躺在里头,肚子对着外头,小猪就从栏杆的间隙伸进脑袋去吃奶。这样就是大猪翻身,也不会把小猪给压死了。”


何东胜点头:“这个倒是可以,咱们就在地上直接把栏杆竖起来。”


他看了眼母猪,迟疑道,“这胎就生一个吗?”


余秋这才反应过来眼前生孩子的是母猪,而不是人类,伦家不流行单胞胎,伦家一生就是10来只。


她赶紧手忙脚乱地看母猪,母猪像是受了极大委屈似的,又是一挣,接着掉下来的只小猪。


后面的小猪崽子们一个接着一个,就跟小鸭子跳水游泳似的,接二连三冒出了脑袋。


刚生下来的小猪娃比人的巴掌更大些,已经有模有样,剪掉牙齿,排成一列,直接就能趴在母亲的怀里头吃奶。


余秋瞧着它们就相信猪的智商,在动物当中名列前茅,瞧瞧这一个个的机灵劲儿。


她正要站起身,长叹一口气宣布大功告成的时候,突然间反应过来一件事,母猪的衣胞还没有掉下来呀。


夭寿,可千万不要发生胎盘粘连甚至植入。


结果衣胞是下来了,却是连着子宮一块儿下来的。


余秋以前没给猪接生过,搞不清楚猪的胎盘跟子宮究竟长什么样子。她看到挂在猪屁股上那摊红红的东西时,第一反应竟然是原来猪的胎盘长这样啊。


还是何东胜到底见过好几回母猪生小猪,直接惊呼出声:“子宮掉下来了!”


余秋这才回过神,妈呀没错,这堆红红的肉,就是猪的子宮。


要死了,这年头很流行子宮脱垂吗?她一个产科大夫碰上大肚子,子宮脱垂也就算了,为什么兔子生宝宝的时候子宮脱垂?为什么猪下猪崽子,子宮也跟着掉下来?


余秋手忙脚乱,现在该怎么办?把子宮缩回住肚子里头吧。


可是要怎么办,猪的子宮可不小啊。余秋慌慌张张的,先拿消毒液冲洗拖出来的猪子宮,然后琢磨着应该如何将子宮塞回去。


生完了宝宝,猪的产道也在回缩,这一坨肉挂在外头像是多余的一样。


眼看着猪在哗哗淌血,余秋咬咬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按照产后出血合并子宮脱垂的方案治疗再说。


缩宮素推进去,麦角新碱也打起来,红彤彤的子宮果然很快蜷缩成一团,只可惜还卡在外头,没有自己缩回去。


余秋戴好手套,小心翼翼地托着子宮送回去。


可是这样还不足够,余秋老担心母猪打个喷嚏或者是拉个粑粑,稍微用一下腹压就能直接将子宮挣下来。


她催促何东胜:“扎针啊,你赶紧给猪扎银针。”


生产队长满脸茫然:“扎什么针啊?”


“就是治疗子宮脱垂的那个针。”余秋简直要跺脚了,“你忘了吗?上次那个生孩子的大肚子,子宮掉下来的那个。”


何队长被吼得满脸委屈:“我不知道猪身上的穴位长在哪儿啊。”


人和猪又不一样,他哪晓得该怎么扎银针。


余秋崩溃了,狠狠地瞪了一眼何东胜,不是说中医连人带牲畜一并治疗吗?到了关键时刻,一点儿用也没有!


何东胜在旁边委屈,他学过的那点儿皮毛是给人治病的,真没管过猪啊。


余秋咬咬牙,琢磨着该怎么给猪做个子宮托好防止子宮掉下来。


她看着医药箱里头的存货,灵机一动,想到了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在杂志上看到无锡市妇幼的一篇文章。


那里的医生利用乒乓球塞进闭孕套当中充当子宮托,纳入病人的荫道,治疗子宮一二度脱垂患者,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疗效。


因为取材简单,而且价格低廉,那篇文章中提到这种方法很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开展。


余秋没有这样给病人用过乒乓球,毕竟打定主意到省人医求诊的非急症患者早已做好了掏钱的准备。省人医本身也有现成的子宮托可用。


不过现在这个办法倒是可以试试。毕竟乒乓球法的原理跟子宮托其实差不离,只是前者更加容易发生感染。


没有乒乓球不算什么,她既然可以用球囊法治疗产后出血,那同样也能够将闭孕套变成球囊,然后托住子宮。


等过一段时间,母猪产道恢复了,子宮也正常回缩了;那么她就可以抽掉球囊里头的水,直接将闭孕套连着尿管拔下来。


余秋说干就干。


她催促何东胜:“你给我把闭孕套拿过来,现在就用。”


何东胜不明所以,疑惑地问:“你要闭孕套干什么?”


余秋不耐烦:“让你拿着赶紧拿,当然是用了,动作快点啊。”


生产队长赶紧领命,开始在医药箱里头翻箱倒柜,他好不容易找出了闭孕套,刚拿起来跟余秋确认:“是这个吗?”,脑袋瓜子上就挨了重重的一击。


人高马大的胖子身形灵活的不得了,跟阵风似的冲进了母猪接产室,泰山压顶般伸出熊掌似的手,用力拍在何东胜的脑袋上,厉声呵斥:“年纪轻轻的不学好,居然对着女知青耍流氓。非要枪毙了你才晓得怕?”


他揍完了何东胜,又怒气冲冲地教育余秋:“一个小姑娘家,不好好搞革命,抓生产,居然想学着人搞破鞋?你这个赤脚医生是怎么当的?”


这人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直接刮得余秋都回不过神来:“你谁呀?”


哪里冒出来的白胖子?瞧瞧这张脸,看着跟个发面馒头似的。还有生出来的手指头,又肥又嫩,活像白白胖胖的蚕蛹。


杨树湾肯定没这号人啊,谁家能够养出这样的白胖子。问题的关键是,有他什么事?


陈招娣从外头跑进来,伸手拦着白胖子:“你别瞎嚷嚷。”,然后她又主动跟余秋道歉,“对不起啊,他这养好了身体就憋不住,非要在村里头晃来晃去。你甭理他。”


余秋大吃一惊,再转过头子去看那白胖子,企图认出这张脸。


这可真是艰难,她需要将他那发面馒头一般的白嫩肉一层层的拨开,然后才露出庐山真颜。


我的老天爷,余秋在心中叹气,果然胖瘦都是最好的整容利器,整好整坏是另一说,那给自己换张脸的效果可真是妥妥的。


瞧瞧廖主任这张粉团团的脸,妈呀,得堆积了多少嫩肉,才能将他改头换面的如此彻底?足足嫩了有10岁。


余秋结结巴巴:“他怎么这样乐?”


难不成是用激素导致的向心性肥胖,那也不对呀,水牛背满月脸,他的形象不太符合。向心性肥胖,从骨子里透出虚进而来,水泡泡的不成样,廖主任这胖子,可真是扎扎实实。


陈招娣笑得满脸温柔幸福:“他成天待在山洞里头,吃了睡睡了吃,人就养好了呀。”


余秋在心中吐槽,是养的太好了吧,感情以为杨树湾的米面不花钱呢,瞧这养的白胖样。


廖主任挨了训斥,还不服气,委屈的很,指着余秋跟自己老婆告状:“她不学好,他们要搞破鞋。”


余秋看他一大老爷们还撒娇卖萌,简直浑身恶寒。


她毫不犹豫地怼回头:“你懂什么呀?不懂就不要胡说八道,搞得好像自己什么都知道一样。”


“这个,子宮脱垂知道不?”余秋翻白眼,从何东胜手中拿过闭孕套,然后手脚麻利的连上输尿管。


廖主任只觉得眼前眼花缭乱,都没看清楚赤脚医生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就见那那气球一样的玩意儿,被塞进了猪屁股里头,然后余秋抽了生理盐水往里头打,等到闭孕套被固定住之后,她又将导尿管固定在猪尾巴上,这才大功告成。


格委会主任很委屈,小小声地嘟囔道:“我哪里知道你是给猪用啊。”


余秋对着他就没好气,说话仍旧硬邦邦的:“你不知道就要问,不要每次都想当然,搞得好像你什么都懂不一样。”


陈招娣心疼自己丈夫,在中间打圆场:“他也是怕你一个小姑娘家吃亏,一时间着急,你别放在心上啊,小秋大夫。”


余秋从鼻孔里头喷气,心到得了吧,就廖主任那尿性,她还不了解吗?


廖主任还委屈呢,赤脚大夫把自己撇的也太清了,怎么瞧着他,活像是看陌生人一样,这个很不像话啊。


余秋看到如此爱撒娇的廖主任,心里头一阵恶寒。听说脑炎都有可能会造成人的精神改变,甚至改变性格,廖主任的这样算不算?


接生房外头又传来人的脚步声,走得又急又快,伴随着旁人调笑的声音:“哎哟,我的老犟头哎。你这是要把养猪场当家,看看这劲头,回家抱老婆都没这么积极吧。”


周围人全都哄笑了起来。


猪倌却没心思跟他们说笑,他可得赶紧回去,他老觉得今天晚上还有猪会生小猪。


二丫焦急的不得了,拍着小手,指挥自己的新任交通工具:“生小猪,看生小猪。”


大队书记笑骂了旁边人一句:“赶紧拿了瓜子花生回家抱老婆吧。”


他兴冲冲地跟着猪倌,“这下了多少崽子呀?我可得瞧瞧,咱杨树湾就指望它们吃肉了。”


一堆人兴冲冲地凑到接生房边上。


大队书记人刚探进脑袋,就愣了一下,然后对着白胖子喊出声:“廖主任?”


廖主任身上那股格委会当家人的气势立刻起来了,即使变成个胖子,他仍然是只威严的胖子。


他腆起小肚子,双手背在身后,矜持地点点头:“嗯,是我。”


大队书记语气迟疑的很,试探着问:“您……这是大好了。”


余秋比他还迟疑,怎么听大队书记这口气,像是压根不知道廖主任的身体状况?


等等,那也就是说大队书记不是天天看他,或者压根隔了很长时间没看他,那大队书记是怎么认出白胖版的廖主任的?


难不成这年头,从政的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比大夫还厉害,瞬间就能看出人的骨相。又或者,他们身上装了雷达报警器,面对上司的时候,就分外敏锐?


廖主任点点头,对着自己下属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好了。”


不管这话的可信度如何,光这三个字就足够让大队书记喜不胜喜。


领导亲临,自然是要有所表示的。大队书记毫不犹豫地邀请廖主任去祠堂,给杨树湾的父老乡亲们说几句话。


余秋赶紧叮嘱猪倌:“这个不要拿开,等过上一个礼拜,你把这水抽出来,然后再把里头的东西连着带出来。”


余秋又给猪倌留下消毒液,还应用了抗生素预防感染,这才抱起瞧着小猪崽儿稀罕的不得了的小二丫,跟在大部队的尾巴上回祠堂。


今儿大队除了管中午跟晚上两顿饭,还给大家伙儿准备的夜宵。大队的菜园主们将南瓜籽儿全都收集了起来,这会儿炒好了,每人都能分上两平勺。


南瓜子的味道比西瓜子还香,连着壳嚼吧嚼吧,有人都能直接咽下去。


大队书记邀请廖主任上台给大家伙儿说两句话。


廖主任先还摆手谦虚,吓得小田老师不轻。她怎么觉得这廖主任不仅换了皮子,还换了芯子啊?难不成这场大病生的,还叫人脱胎换骨了不成?


余秋看着着腆着肚子上台的人,点点头道:“这人的脑细胞就好比秧田里头的苗,缺水的时间短,赶紧灌水下去,还能返青继续长好。可要是时间长了,把田都干掉了,捏出大口子,秧苗还能活吗?那就是脑细胞死了,不能指望功能再完全恢复到前面。”


二丫正坐在她怀里头,一颗接着一颗,慢慢的吃师叔小胡会计帮她剥好的南瓜子。


小姑娘吃痛快了,发表自己的高见:“那就在水上种稻子,就不会干了。”


余秋想象那场景,嗯,很不错,脑袋瓜里头全是水。


台上的廖主任终于找回了点儿状态,开始慷慨激昂:“我们要积极响应主席的号召,以粮为纲,积极发展农村集体工副业,深挖洞广积粮。”


余秋听着这话不伦不类的,不知道廖主任究竟要表达什么高见。


他引用了一通主席语录后,总算切入了正题:“要多养鸡鸭多养鱼,起码要保证人均每个人都有一到两只鸡!”


这下子,台下众人全都沸腾了。杨树湾的确养鸡养鸭子,可是都是偷偷摸摸自己搞的呀。


鸡鸭几乎都放山上了,为的就是不要叫上头的人过来哥资本主义的尾巴。


“谁说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廖主任气势如虹,“养鸡养鸭很不错嘛,可以增加大家的营养,也可以支援国家建设。”


台下的观众拼命的鼓掌,非常给领导面子。很好,这可不是他们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是革委会主任发了话,让养鸡养鸭子呢。


余秋看他那白胖胖的脸,心中咬牙切齿,支援个屁国家建设,全支援到你肚子里头去了吧。


难怪养病几个礼拜,就能长这么多肉!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酒瘾少女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只要当成.人看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重新履职的廖主任也不差。


余秋搞不清楚现在的江县格委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格局。好不容易靠着落井下石上马的李德发有没有牢牢地将权力攥在自己手上, 反正廖主任行走杨树湾,仍旧是县革委会主任的派头, 口气照样大的很。


要盖五层楼的医院?盖啊, 选好址了就动工。


要建农具维修队?建啊,趁着猫冬的时候把十里八乡的农具全都修一遍,没的就自己造。不会造的就找技术员,技术员也得支援贫下中农搞建设。


要搞食品加工作坊, 生产柿饼、粉丝跟各种大酱还有咸鱼干?搞啊,现在弄起来, 过年还能多吃几样东西。


对了, 鸭蛋也不能光腌咸蛋,听说过皮蛋没有?那个可以搞, 做出来味道不错, 上桌就是一道菜。


至于小打小闹的缝纫合作社,也应该扩大规模嘛。妇女同志跟儿童的健康卫生问题,必须得好好抓,时刻不能懈怠。


农田里头跟树林底下能不能套种中药?好好种,这可是支援国家医药卫生建设。种蘑菇?接着种啊,大青山好山好水好风光, 养的就是人杰地灵。


那个医院盖好了, 怕没有手术器材跟纱布棉球?那就自己生产, 贫下中农也能搞生产!人家有的咱们得有, 人家没有的, 贫下中农也必须得有。


至于养鸡养鸭养鱼养兔子养猪,统统养起来,养得越多越好,屙屎屙尿还能肥田。


上城里头拖垃圾回来?接着拖啊,促进农业生产的大好事,为什么要停下来。


还有这个水面种麦子就很好,可以在全县推广,到时候家家户户顿顿吃上大米白面,看还心里摸不摸得清楚谁才是真正的革命人。


小田老师严重怀疑廖主任是打鸡血的后遗症到现在还没好,所以时刻处于亢奋期。


太奇怪了,这人生个病还能生成这样?


余秋琢磨了半天,感觉还是支原体肺炎引发的脑炎造成的人格改变。所以廖主任才活像被人穿越了一样,还是魂穿的那种。


假如换个人,小秋大夫说不定还会去试探下,搞不好能找到老乡。


不过廖主任,那还是算了吧,他发疯之前可没少折腾人。


杨树湾可不管廖主任是不是还在发疯。既然县革委会主任都发了话,那大家伙儿甩开膀子好好干啊。


一时间,村里头拖拉机到处突突突,运材料的送农副产品的,忙得不亦乐乎。


砖瓦不够怎么办?直接自己挖了窑烧砖头。


余秋觉得这帮人是故意捧着廖主任,玩的是不知者无罪那一套。


这都过去多久了?县革委会那边还不知道天变成啥样了。


不想小胡会计却告诉他们一个惊人的消息,廖主任还是廖主任,他既没有被开除公职,也没有被摘了帽子。


这话听着不可思议,跟天方夜谭似的,但在程序上,的确就是这样。


主要是因为他当初疯的不明不白。组织上一直没有给他个明确说法,也不好真为了几句疯话就把人定性为反革命分子。


这也算是一种政治特色,对同志如春风般温暖。一个生病发疯的人,组织上没理由对他赶尽杀绝啊。好好在精神病院呆着不就成了?


结果谁想到这家伙绝地逃生,从精神病院跑出来了不说,居然还在一道道围追堵截下成功地治好了他的疯病,让他重新杀了回头。


余秋听着小胡会计描述了事情发展的始末,感觉格委会的那帮人简直堪比前苏联819事件当中的主导人。


明明都已经撕破脸了,明明都已经对大佬赶尽杀绝了,明明都清楚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偏偏到了关键时刻,他们突然间心慈手软起来,谁也不肯下死手。


说句不好听的,当初借着把人关进精神病院的机会,直接制造命案,不就没那么多事儿了嘛。


矫情吧,矫情到人家直接杀个回马枪了,哭死你都来不及。


政客大概都是这样,既恶毒又虚伪,典型的又当又立。


胡杨美滋滋的:“廖主任没白发疯,他都张罗着找县农机厂了,让他们派技术员下来给我们做指导。”


他虽然在发明创造方面极有天赋,但毕竟是半路出家,自己瞎琢磨的,比不上人家一步一个脚印的扎扎实实的硬底子。


余秋皱眉:“县农机厂还听他使唤吗?”


廖主任杀回头,不代表现在的这位代理主任肯心甘情愿的放权啊。


要是廖主任真的实至名归的话,当初他生病倒霉也不至于墙倒众人推,除了他的秘书跟他老婆之外,压根就没人伸出手来帮他。


现在他回头了,前面已经把他得罪死了的众人肯定会想方设法将他继续踩下去,不然到时候他身居高位,秋后算账怎么办?


胡杨皱着眉头思考了许久,到底没有白瞎了他高帅富的身份。


好歹也是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人,他很快想到了廖主任之所以现在这么热血沸腾的可能原因。


廖主任这是在跟那位李德发斗法呢。县城之争,显然廖主任已经落了下层,否则也不至于被人撵的跟狗一样送进了疯人院。


一时半会儿廖主任估计是没办法在县城中压李德发一头。


李德发现在虽然是副职,可是有实权的副职完全可以架空了正职。


官场上多少空降的外来户明明身负尚方宝剑,却依然斗不过地头蛇,就是这个缘故。


于是廖主任另辟蹊径,不在城里头跟他们玩了,他要扶持贫下中农,让贫下中农成为自己的依靠。


别看廖主任蠢事做的不少,在政治上人家应该是个成熟的领导,何况他身边还有位军师陈招娣呢,这可是位能上能下的能人。


伟大的领袖虽然说了以粮为纲,可是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国家现在正在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农业其实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县城牛掰什么?县城最牛掰的地方就是工业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


廖主任讲要跟那位李德发打擂台,那除了要抓住农业不放手之外,还得想办法发展工业。


他深谙革命斗争的精髓,玩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那一套。县城里头有国有工厂,那乡下就可以搞集体企业,走合作社道路。


这个思路绝对没错,就是几十年后的改革开放,其实最有活力的地方仍然在乡下。


当时的领导人将农村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家庭联产责任制上,但实际上影响力最为广泛深远,而且产生经济效益最高的却是乡镇企业。


无论是苏南模式还是浙江模式,纵然在后面轰轰烈烈的乡镇企业发展大潮进入低谷后,仍旧是国内经济不容小觑的一股重要力量,成为了民营经济不可或缺的代表。


不过搞工业生产,可不能泥腿子上马,必须得抓好技术关。


没有技术人才那怎么办?必须从外头挖啊。当年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腾飞,背后重要推手就是从上海过去的星期天工程师们。


这些技术人员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前往乡镇企业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结果后来乡镇企业的生产力居然打败了不少老牌国营厂。


可惜的是,现在的背景下,估计没有任何人敢当星期天工程师。


这是个越穷越光荣的时代呀,虽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钱是个好东西,但是打死他们也不敢把这话摆在明面上说,否则可不是妥妥的走资本主义道路?


目前政治意识形态完全可以碾压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追求。


胡杨开始皱眉头,感觉余秋说的其实很有道理。要是那个李德发把持了县城,到时候各个厂子的头头脑脑们都想办法推诿,那就是派了人下来也是出工不出力,白浪费茶饭钱。


田雨急得不行:“那可怎么办?”


现在她算是想通了,廖主任跑到杨树湾来,那绝对不是偶然。


当时那么多人跟鬼子进村似的过来扫荡,也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廖主任的确常在他们杨树湾。


不管是主观上的有意,还是客观上的无意,反正廖主任在杨树湾躲过了李德发的追杀,是不容置喙的现实。


现在都到了这一步了,廖主任要是不能掌权的话,李德发肯定会想办法报复杨树湾啊。到时候说不定他们养的兔子放的鸭子养的猪都要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割走呐。


有的人可坏了,他们不仅曲解伟大领袖的意思,还心思歹毒,就连人家种在院子里头的几棵大葱都要铲掉,非得说是资本主义的葱,搞得好像社会主义不吃葱一样。


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是在搞革命,他们是自私自利,故意搞事。


余秋看着小田老师忧心忡忡跟义愤填膺两种表情不断切换的脸,忍不住笑了:“其实解决办法也非常简单,但要看你们敢还是不敢。”


胡杨捏紧了拳头:“有什么好不敢的?我们一不杀人,二不放火,我们就是在建设农村,我们没做任何坏事。”


因为情绪激动,他说话的声音都不由自主地提高了。


屋子外头响起了大队书记的嗓门,他一边推门一边说话:“就是,咱们正正经经的做事,干干净净的做人,咱们有啥好怕的呀?”


何东胜跟在他身后,两人是过来找胡杨这个村里头的头号技术员商量后面厂子要怎么弄的事情的。缺乏专业技术指导的确是个大难题。


既然话赶话,听他们说到了这儿,大队书记索性就点着余秋的名儿:“说吧,小秋大夫,你说说看到底是什么办法?”


余秋笑了起来:“大爹,我是什么人?”


大队书记愣了下,感觉这个问题大有深意,他迟疑片刻才作答:“是咱们杨树湾人,咱们的赤脚大夫。”


余秋又笑:“那我是什么政治成分?”


大队书记挥挥手:“咱们不兴这个,咱们就看人。”


余秋脸上笑容更甚:“大爹,有您这句话,我就敢开口了。我也不瞒你,就是杨树湾人对我好,把我当自己人,我才敢说这话。”


田雨急的不行,一个劲儿的催促她:“哎哟,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余秋笑了起来:“我没卖关子呀,我已经说了,就找我这样的人。”


田雨跺脚:“你逗谁呢?哪有这么多的你,也不晓得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


余秋笑了起来:“当初我为什么下乡啊?你们就找跟我一样的人。”


她这话云里雾里的,小田老师压根就听不明白。


还是何东胜反应快,试探着开口问:“你是说找政治成分不好的人?”


余秋笑着点点头:“对,就找这样的人。只要你们尊重他,把他当个人看,他一定会毫无保留将自己所有会的东西都倾囊相授。”


不知道为什么,何东胜听着这小姑娘的话,心里头就是一阵发疼。


对呀,小秋当时为什么要下乡?明明作为独生子女,她其实可以留在城里头。其实凭借她的医术,无论如何她应该都能找到条活路吧。


不,可能并不行,因为她是黑五类的狗崽子,不会有任何人找她看病,她也不能给别人看病。


余秋笑了笑:“只要你们给他们尊重,让他们有发挥技术专长的机会,他们就愿意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


右哌这顶帽子有多沉重?那是所有人都可以把你当成汉奸卖国贼唾弃的名词。


余秋曾经看过一篇关于江西共青城的报道,里头很多从上海下放过去的知青甚至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乡,对故乡也毫无眷念之情。


因为当年他们作为黑五类子女在自己的故乡受尽了无处不在的白眼与屈辱。只有到了共青城,他们才能跟同伴们一块儿劳动而不遭受歧视。


这种心灵上的慰藉足以消除物质条件上的落差,让他们把自己当成共青城人。多年以后仍旧没兴趣回乡。


人生而为人,就有被尊重被平等对待的渴望,就有实现自己身为人存在价值的期待,因为人有魂儿。


在这个时代,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人,被打成右哌的实在太多了。他们战战兢兢地生活,他们渴望来自外界的肯定。


如果说改革开放后的星期天工程师是出于经济利益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才送技术下乡,那么现在的右哌也完全可以为了寻找一处不被侮辱践踏还能实现参加社会主义生产的地方而来到杨树湾。


余秋抬起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向众人:“就看你们敢不敢了。”


“敢!”大队书记当场拍了板,“这事儿我定下来了。谁要敢拉他们去劈斗,我们杨树湾把人抢回来!”


何东胜也点头:“我们民兵队带着枪过去。只要我们杨树湾还有口气在,绝不叫人欺负了他们。”


“好!”余秋站起身,扎好方巾往外走,“有你们这话我就招呼小贺动起来啦。”


惨遭甲醇放倒的小贺同志经过卫生院一个礼拜的治疗,现在视力可算是暂时保住了。


要论起对县城各位右哌人士的了解,谁能比得上红未兵啊。


田雨心里头直打鼓,她悄悄拉余秋的袖子:“那人家能跟他走?吓都要吓死了吧。”


余秋抿着嘴巴笑:“咱们先筛选一下咱们需要的人才呀。到时候还得大爹出面,这样才有说服力。”


既然杨树湾已经拿出了态度来,余秋说干就干,立刻坐着客船去了红星公社卫生院。


一进医院大门,她就看到那些还在休养恢复期的精神病人被实习护士们在下楼,余贯出了医院。


余秋吓了一跳,虽然说这些病人都在恢复阶段,对人也不具备攻击性,但她们现在还是应该按照精神病人进行管理啊!哪里能随随便便就带她们出去?


余秋赶紧拉住陈敏的胳膊,皱着眉头询问:“这到底怎么回事?”


小陈姑娘愁眉苦脸:“廖主任说了,精神病人也不能脱离革命大生产,要自己做绒花挣工分。”


余秋眼皮子直跳,她的心中有1000头草泥马在咆哮。她决定收回前面的话,廖主任显然是疯病还没好!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落落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落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交给了国家


余秋怒气冲冲的跑进了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