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实在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局面下,这样一个看上去瘦瘦弱弱的小和尚居然真的凭借着一己之力,将整个关镇给救活了!
吴广心中原本的存疑,甚至说是不信任,都在苏棠身上一日日的消散。
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才智,让所有与她接触有所交集的人都为之折服。
不得不说,苏棠身上就是有这样一股魔力。
不认识的时候还好说,但是一旦深入了解,你会发现这小小的身子里会爆发出无限的可能,会创造出许多的奇迹。
苏棠忙完了这件事之后,也终于是彻底松了口气。
但是还不能真正放松下来,接下来还要将捐上来的粮食分配下去,三人的捐的粮食看上去可能非常多,实际上关镇之中真正要开口吃得饭的人也多了。
这些粮食要想真正撑过这个寒冬,若是无具体计划,这些粮食可能撑不过两个月。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硬仗。
苏棠对身后的两人道:“要派人去这三户府上,将所有粮食放置的地点都登记在册,数量多少位置在哪,周围有多少百姓,这些都要去一个一个问清楚。”
吴广有些不解,“这些都要问?”
苏棠点头,“这些都必须问,而且还必须都问清楚来。”
“这是为什么?”
苏棠道:“因为这些了解清楚了,为之后放粮也便捷得多。”
苏棠记得那本《图赈法》上,就近布粮这一点让苏棠觉得受益匪浅。
这些粮食,原本就放在关镇中的各个部分,不可能集中放置,而关镇中的百姓也不是集中在一块,正好就近发粮也能省了不少事。
苏棠稍稍一解释,身后的吴广立刻拍大腿道,“哎呀,这个事我怎么没想到啊!”
这样一来,不仅省事还能减少开支,要知道现在的开支可都是救命的粮食。
苏棠再说了之后,却还是眉头不展。
张瑜察觉到了苏棠的异样,然后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苏棠点头,“领了粮之后的后续工作,你们有没有想过?”
两人被苏棠这个问题弄得一懵,后续工作?
苏棠见两人的表情就知道这两人根本没想过之后,不急不缓地开口,告诉他们道:“赈灾最难的永远不是筹款,而是后续接踵而来的各种琐事。”
张瑜似乎想到什么,“您的意思是,粮食的分配?”
苏棠点头。
他们现在有了粮,可是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
“我相信这两天发粮的时候,你们也发现了问题。”
张瑜作为第一线督查,自然知道,只是因为时间还短,所以目前问题还不算大,所以他便没有报告。
他没想到的是,苏棠却先提出来了。
“是的,”张瑜接道:“这两天,粮食发放的时候,总有冒领多领,有些被揪出来了,但是有些换身衣服换身打扮发粮的人实在是很难分辨。”
苏棠似乎早有预料,点点头道:“不管寡而患不均。”
这个事情如果不能好好的解决,像类似的事情会层出不穷。
苏棠从来不会以最好也不以最坏的心思去揣测人心,因为以好的心思去揣测,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让你失望;而以最坏的去揣测,那可能是你都想象不到的恶。
苏棠叹了口气,然后道:“这件事,我们要有所对策。”
否则那些多领了粮食的人尝到了甜头,自然还会再来,而这样的风气一旦形成,那么就再也遏制不住,他们就算是筹集了再多的粮食,也最终只会成为别人中饱私囊的囊中之物。
要是这样的话,那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
“而且,”苏棠继续道,“如今,城中取暖也成了问题。”
这样的天气,如果没有一点防护取暖设施,是真的能够把人活活冻死。
而在关镇,有许多户人家已经没有足够的柴火生火煮饭了。
这些,都是目前关镇面临的问题。
吴广和张瑜两人听苏棠这样一分析,发现他们想的实在是太过于单纯,甚至于太过于简单了。
这些问题,可能眼前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把时间线一拉长,那么就会成为一个比缺粮还要严峻的问题。
苏棠作为一个作出决策的人,和战场上的指挥官一样。
他们的眼光,永远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这一点小小的格局,他们的眼光要拉长,看到以后事情的走向,要考虑到之后,所有人没有考虑到的事情。
这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优秀的决策者,甚至是上位者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要有大局观。
苏棠也是在来了关镇之后,才有了这种感觉。
她恍惚明白了,为什么时越会让她这里了。